开放性实验室管理模式探析 摘要:本文通过文献回顾开放实验室在护理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总结开放实验室对护生自主学习能力与自我管理能力的积极作用,提出在开放实验室过程中应注重本科护生评判性思维与创新能力的培育。 关键词:开放实验室;自主学习;管理能力 护理专业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专业技能操作是学习的重中之重,而实验室的管理模式往往决定了学生的技能综合学习质量,实践的基础则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管理能力,开放实验室不仅仅是时间上的全面开放,更是空间上和思维能力的开放,为护生的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不断培育和提高护生的自我管理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开放式护理技能学习的学习质量,并在学习中不断思考、探究、发现,促进对所学内容的深度理解。现今在高校实验教学过程中开放实验室已得到普遍推广,在教学效果方面收效良好。[1] 1 开放实验室教学 1.1 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开放实验教学模式是紧紧围绕现代护理专业人才培育的方案,始终坚持“重人文修养、强职业能力”的原则,进展了以基础操作技能—专科临床技能—综合临床技能三者相整合的教学模式。[2]全方位开放、预约开放、阶段性开放和定时开放是开放实验室主要的实践教学模式。[3]在开放实验教学中,护生起主导作用,实验室的开放时间、学习项目、实验方法、仪器设备以及实验结果的等全面对护生开放,护生可以根据自己目前所学的实验项目,自主准备实验仪器设备耗材等,根据操作流程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小组相互练习,遇到问题小组回顾并讨论,将问题总结后小组先分析处理,之后再向实验室老师请教。护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培育离不开开放、自由、弹性的实验环境,而实施开放式实验教学则具备上述优势条件。[4]实施开放式护理实验教学,能够激发护生参加实验的兴趣和潜能,使学生能自主地参加实验及投入到对知识的讨论,参加的过程中能体现护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有效提高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学习自主能力,对促进实验室更新实验教学理念、重构专业实验教学体系亦有关键作用。1.2 开放实验室教学模式的管理。(1)开放性实验教学模式的管理特点。打破了传统实验室严格的时间限制,取代了以往有实验课实验室才开放的制度,使实验室的资源得到了共享及充分利用,提高实验室的开放率。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繁重的管理工作,必须有严密的实施计划和保障措施才能使开放的管理工作有条不紊,因此,开放性实验室需要由实验中心主任、实验老师、管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