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元素在当代艺术创作的应用 摘要:对中国传统文化当代性的探究上,当代艺术创作者们认识到了民族特性和民族文化内涵的重要性。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丰富浩瀚。而戏曲作为中国的传统戏剧艺术的一颗明珠,地域性和民族性都十分显著。并且由于戏曲艺术的综合性,包含元素宽泛且丰富,便于中国当代艺术的创作探究。文章对中国近年来涉及中国戏曲元素的当代艺术创作进行梳理总结,探讨对中国传统戏曲元素制造性地运用,在延续和传承传统的同时,给予传统文化延展性和突破性,探究中国当代艺术进展的独特路径。 关键词:戏曲元素;当代艺术;中国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元素与当代艺术 1.中国当代艺术中传统元素应用的萌芽。中国的当代艺术出现在 20 世纪 80 年代,早期主要分为两大潮流阵营,一类是探讨形式美和抽象美的,一类是以伤痕、乡土为代表的;此后陆续出现了“星星画会”“八五美术运动”等群体活动。一开始中国艺术家的当代艺术创作主要是学习和模仿西方,希望可以打破中国传统观念的束缚,尽快与国际接轨,融入国际化的艺术进展潮流之中。这种现象使中国当代艺术快速地被世界认知,但同时也导致当时许多艺术创作,在形式、内容、思想观念上都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去甚远,甚至是撕裂和背离。这种背离,致使一些夸张、怪诞的艺术形式出现,他们并没有对中国真实现状进行表现,隔绝了传统文化艺术在当下时代的进展。进入 21 世纪,在全球化的沟通进程中,中国当代艺术日趋繁荣,艺术家们开始寻求文化认同,试图走出这种与传统割裂的文化困境,通过创作上的探究实践,不断推动西方当代艺术的本土化进程,给予中国当代艺术新的概念。[1]当代艺术中涉及传统文化的内容和题材十分宽泛,传统文化艺术的当代化逐渐成为热门的创作母题,传统与当代碰撞,创作更多元化的艺术作品,打破了艺术门类之间的壁垒。比如中国的传统艺术门类的中国画、书法、戏曲等等,戏曲艺术作为中国传统艺术中颇具综合性的艺术门类,在当代艺术领域常被创作者以不同的形式表达呈现。2.当代艺术中传统元素的运用手法。借用表达和转化创新,是目前运用中国传统元素的当代艺术创作中比较常用的两种手法。借用表达,主要是创作者对传统元素符号进行筛选,选取合适的元素符号作为创作对象,通过新的媒介语言,给予他们新的审美形式和文化内涵,表达一种新的思想观念或寓意。转换创新,这种创作形式是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进行选择然后重新审视的过程。艺术创作者通过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