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居民储蓄存款情况分析论文 内容摘要:本文对 1999-2024 年间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化分析,结果发现,居民可支配收入、通货膨胀率以及通货膨胀预期造成实际利率的变化,居民消费支出、房地产投资、金融投资收益及渠道的变化对储蓄存款的增长产生了重要影响;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上调存款利率调控宏观经济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居民储蓄存款;影响因素 居民储蓄存款增长情况的变化 2024 年第 3 季度末,我国居民储蓄存款余额为 115458.7 亿元,增加额从 2024 年第 3 季度以来出现了连续下降的势头(2024年第 1 季度除外),由 2024 年第 3 季度的 3214.03 亿元持续下降到2024 年第 3 季度的 1666.27 亿元;同比增长率也由 2024 年第 3 季度的 19.22%连续下降到 2024 年第 3 季度的 14.44%。中国人民银行在 2024 年 10 月公布上调存款利率,虽然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同比增长率在 2024 年第 4 季度出现了一定程度的上升;但是,假如这种势头继续保持下去,2024 年将是维系了近 10 年高速增长的居民储蓄的拐点。本文利用了 1999 年 1 季度至 2024 年第 4 季度的季度数据,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的变化趋势和影响因素做深化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居民储蓄-[飞诺网] 通过分析发现: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表现出几乎完全一致的走势,即 1999 年第 3 季度至 2024 年第 2 季度一直稳定上升,2024 年第 3 季度略有下降后又恢复上升,2024 年 3 季度2024 年第 3 季度以较大速度下滑;各年 1 季度数据相比较,储蓄存款增加额和储蓄率从 2000 年至 2024 年均稳步上升。根据储蓄率的定义(储蓄率等于储蓄存款增加额与可支配总收入的比),当收入不变时,储蓄率随储蓄存款增加额的变化而变化,即两者同步变化并表现出一致的走势;但实际情况是,我国居民收入是不断提高的,只有当存款增加额随着居民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时,储蓄率才会表现出与储蓄存款增加额一致的走势,所以我国居民的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每年 1 季度的储蓄率远大于其他 3 个季度,这进一步验证了上述观点: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增加额随着收入的增加而加速增加,平均储蓄倾向是不断上升的。这一期间,1998 年 12 月、1999 年 6 月和 2024 年 2 月,三次降低存款利率,但上述两个指标并没有因利率下调而下降;相反,2024 年 10 月上调利率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