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的家校合作计策探析 新生入校后面临一系列的适应性问题,老师要和家长迅速有效地进行沟通,做好学生的心理和亲情衔接,实现教育方式的顺利过渡。技工学校新生退学率高于其他年级,而且入学一个月内退学率高于其他阶段。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是适应问题,包括生活和学习环境的适应、同伴的适应、与老师教育教学风格和情感的适应等等。要解决适应问题,重在预防。比较有效的措施是加强家校合作,密切班主任与家长的沟通,了解家长的教养方式,与家长进行情感衔接,熟悉学生的基本情况,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控制学生的情绪波动,走进学生的内心深处,引导学生尽快适应新校园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1.实施生活和学习学徒制度 德国职业教育的现代学徒制,为德国培育了大批高质量的中高级技工人才,构筑了二战后德国腾飞的基石。现代学徒制和传统学徒制是一致的,注重潜移默化的言传身教和感悟。与传统的学徒制不同,现代学徒制中学校教育环节发挥着重要作用,符合现代企业生产要求,培育方式也从单纯的经验学习到工学交替、理论实践并重,培育目标从单纯培育熟练技术工人进展为理论联系实际的高技能人才。学徒制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在企业实践锻炼时接受师傅的传帮带,在学校接受老师的悉心指导,从而能够快速健康成长。技工院校实施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工学结合模式,采纳学徒制,不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还要注重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提升学生职业素养,不仅仅靠老师的言传,更是靠老师的身教,这就是学徒制的魅力。同时学徒制的师生情和师徒情延续了父子情和母子情,学生的情感寄予转移到可亲可敬的老师和师傅身上,亲其师而信其道,从而很好地适应老师的教育教学风格和管理方式。 2.落实家访制度 笔者学院学生来自省内外,以烟台、威海地区为主。学院寒暑假派出专门车辆,安排教育教学管理人员和班主任到烟台每个县市区集中家访,与家长面对面沟通,进一步沟通学生生活学习情况,了解家长对学校的要求和建议,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笔者学院一直坚持节假日集中家访制度,这是非常有效的家校合作举措。 3.建立网络版家长委员会 建立网络版家长委员会,办好网上家长学校,利用好家长资源。建立家长委员会,设立家长学校是必要的,其意义在于互通有无,提升家长教育素养,改进家庭教养方式。但是让学生家长到学校现场参加家长会有难度,会增加家长的负担。我们可以利用QQ、微信等方式建立网络沟通平台,把学生的视频音像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