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专业人才培育模式讨论 摘要:为了满足金融科技快速进展的人才需求,南京审计大学金融学院大力加强投资学专业建设,通过融合金融科技前沿和传统金融理论,将人工智能、征信、区块链、大数据、移动互联网等前沿科技内容纳入投资学专业教学体系。建设金融科技课程群,夯实产学研实践教学基地和加强金融科技师资队伍建设等,培育高级跨学科复合应用型人才,以期为新时代中国经济建设服务。 关键词:金融科技;投资专业;人才培育 金融科技是当前金融业以及金融投资专业人才培育的重点关注对象和话题。金融科技是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在万物互联的大环境下,积极与金融领域融合,制造出新的产品、流程、应用或业务模式,改变了既有金融市场、金融机构或金融服务的生态,引起了金融各业的变革。金融科技以数据和技术为核心驱动力,不断制造便捷性、低成本、普惠性和智能性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基于金融科技蓬勃进展的现状,必须加强现有投资专业建设,以适应金融科技环境下人才培育的需求。只有切实推动金融科技在高校落地,从理论基础、应用创新和未来进展角度深化探究与实践,为高校金融投资专业建设注入强劲动力,为国家培育高级金融复合应用型人才[1]。 一、金融科技进展对投资人才需求影响 (一)金融科技的进展对金融投资领域的影响。金融+科技并非简单的物理叠加,而是能够形成深度化学反应的创新。当前,金融科技以人工智能、生物识别、大数据、区块链等创新型的技术为基石,以金融业务为载体,正改变着金融传统经营模式,并成为金融业转型的最强推动力。金融科技究竟通过哪些渠道影响金融投资领域呢?首先,人工智能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深化挖掘,加工推断后,提取有效数据信息再反馈给金融机构,为经营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进而驱动金融智能化进展[2]。智能投顾,就是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发而来的,如工商银行的“AI 投”、招商银行的“摩羯智投”和国信证券的“金太阳智投”等,这些智能投顾能够根据客户的风险偏好,提供定制化的理财服务和资管服务。其次,大数据技术对金融活动中产生的结构化和非结构化数据进行采集、分类存储和深度挖掘,在客户认证、精准营销、融资授信决策、风险控制和量化交易等应用场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此外,区块链是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记账系统,能够重构金融行业底层架构,正在试水数字货币、跨境支付清算、票据交易、供应链金融和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