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艺术中古诗词的探究 一、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策略 1.细读原文,领略语言艺术 古诗词语言优美、精炼,虽言简意赅,但包含的思想感情及其丰富,阅读古诗词,对于深化学生对语言艺术的认识,提升其语言审美情趣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对于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教会其如何委婉地、充满诗意地抒发思想情感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老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细读原文,通过适当地提示,引导其体会古诗词中优美的语言点,领略其中的韵律和意味。如柳宗元的《江雪》,寥寥二十字,全面地描述一个幽深的环境,并传达出作者的思想情感。“千山”“、万径”的静态描写,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幽深静谧的环境,“绝”、“灭”体现出环境的寂寥,整首诗中却有“钓”这一字为动态,一字点破全诗的寂寥,使境中有人,静中有动。这样的描写不但蕴含着用词、用字的语言美,更透过语言的韵味体现出作者超然物外的情怀。 2.引导探究,感受情感艺术 小学语文课本中所选取的古诗词多为古代名家名作,这些诗人和词人均有着丰富的人生阅历、优雅的情趣爱好、高尚的文化修养,他们的作品不仅体现出极高的语言审美价值,更蕴藏着深刻的思想情感。而小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正处于形成人生观、价值观和社会观的重要阶段,在此阶段给予其高尚情感的熏陶,对于帮助其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标准有着重要的意义,因而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引导学生深化探究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思想情感,领略诗词所带来的情感艺术。比如,在执教《寻隐者不遇》这首诗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诗句的字面去感受,从前两句的“寻隐者”、“不遇”到后两句的直中藏婉,感受隐者就在附近,在寻找不到的失望中获得一丝希望的光亮,特别是“云深不知处”一句所蕴含的的怅然所失、袭上心头的无奈。在教学中,注意启发学生去想象作者来访的过程,感受其内在的心情,即满怀希望到失望,再到失望又希望,最后又无奈的心路历程。 3.熟读成诵,体会诵读艺术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讲的就是熟读成诵对于理解和体会文学作品的意义。同时,新课程标准对小学生背诵古诗词的数量要求越来越高,这也很好地说明了诵读诗词在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要性。因此,老师在进行古诗词教学时,应积极鼓舞和引导学生熟读成诵,强化诵读技巧与方法的指导,边诵读边体会诗词的语言韵律和蕴藏的思想情感。仔细解读诗歌所蕴含的情感,确定诗歌的情感的基调是悲是喜是愁是苦,由此可以引导学生处理诵读中的重音与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