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与实践 摘要:针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进展的不断推动,结合应用技术型人才培育特点,构建了学分制下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阐述了该体系的实施情况,实践证明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运行效果良好。 关键词:学分制;地方本科院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导师制 随着学校转型进展的不断深化,学校改革步伐不断加快,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进展要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地方经济社会进展需要,明确人才培育目标和定位,着力培育高素养应用型人才。在学校向应用型转型进展背景下,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推动教学质量的稳步上升,为学校有效推动学分制的实行提供一定的质量保证,对更好地保障学分制下人才培育目标的实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学分制下我校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构建的思考 1.找准办学定位,及时革新人才培育目标和培育方案。学校的办学定位是高校办学的基础与方向,科学而合理地找准办学定位是高校办出特色,提高办学质量的前提,也是高校谋求自身进展和实现健康持续进展的重要保证。我校在长期办学积累过程中确定了办学特色定位是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城建大学。人才培育定位是主要培育有一定理论基础、掌握新技术、具备较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高级应用技术型人才。2.建立与学分制相辅相成的管理制度。若要保证学分制充分被运用,必须保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从而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按制度进行。我校制定了本科生选课管理办法等制度。(1)选课制。老师的教学质量是学校教学质量的要素,只有推行科学的、系统的选课制,学分制才能在此基础上实施,要在保证优质的前提下,设立数量丰富的课程,老师的选择和学习内容都由学生自己决定,学校仔细落实《教学质量考评办法》等制度,激发老师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2)导师制。为适应高等教育改革和进展的需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我校实行了本科生学业导师制,对学生进行选课以及课程学习的辅导,避开学生盲目进行选课或避难趋易选课。(3)实行考教分离制度。在学分制下,由于选课和选教的自主,难免会出现教学内容和考试标准不一的问题,使实行选课制的公平、公正性受到了影响,因此要推行考教分离制度。严格管理所有的考试,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公平性;建立试题库并定期更新;严格审查免修资格并仔细组织免修考试。3.以技能竞赛为抓手,“以赛代考”,不断提升学生技能水平。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