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礼仪教育讨论 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和自由性,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培育大学生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加速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但在通过应试教育进入高等学府后,大学生把掌握职业技术作为最高追求,加之大学主要依靠学生的自主管理,使得大学生们放松了对于礼仪等基本素养的提升。为了发扬和传承中国几千年来礼仪之邦的文化传统,展示现代大学生的应有形象,有必要对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存在的新情况、新问题进行仔细讨论,从中找出规律,制定对策,切实提升大学生的综合素养。 一、新媒体对大学生礼仪教育的影响 1.社会层面的影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相当一部分人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背弃了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尊崇的“诚信”和“礼仪”,诸如公交车上年轻人不给老弱病残让座,一些中老年人在遇到交通事故和意外自伤时对伸岀援手的好心人进行讹诈等等,这对整个社会道德体系建设的形成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虚拟社会也像现实社会一样,存在着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陋,除了号召人们重新捡回丢失的讲道德、讲礼仪的优良传统外,还要依靠加强法治来法律规范新媒体的运用。 2.学校层面的影响 大部分学校不设礼仪教育课程,甚至把礼仪教育作为选修课来设置。新媒体对于学校礼仪教学来说,能以鲜亮的画面、直观生动的影像和灵活多样的表现方式,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的老师填鸭满堂灌的模式,既减轻了老师的工作强度,又丰富了授课方式和内容,提高了教学效率。老师所教授的礼仪教学内容可储存在学校网络平台的“云空间”里,课后学生可用电脑或手机利用学号登录,可随时再学习和温习自己感兴趣的礼仪教育相关内容。目前,大部分大学建设了多媒体教室,但数量偏少、功能上还很不完备,在教学平台中虽然使用率极高,但涉及到礼仪教育的内容极少,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 3.对大学生道德礼仪素养的影响 在虚拟社会中,看似开放的纷杂信息良莠不齐,冲击着当代学子们的大脑,也容易影响他们的日常礼仪行为,进而影响他们的是非观念和价值观取向,使他们迷恋虚幻的网络世界,把游戏中的打打杀杀当作是生活,把当红明星的丑闻当成学习的榜样,丧失了道德和礼仪法律规范的判定标准,这些都需要礼仪教育来引导、纠正。 二、新媒体下礼仪教育现状的分析 1.办学精神模糊 国内各个大学培育大学生如同企业推销产品一样,市场上什么紧俏,大家一哄而上,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