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烟末煤洗选工艺节能减排讨论 寺河矿选煤厂主要生产系统包括一期、二期系统,原煤洗选能力为 1500 万 t/a,其中一期 1000 万 t/a,二期 500 万 t/a,二期主厂房无末煤洗选系统。生产工艺采纳块煤重介质浅槽分选机分选、末煤重介质旋流器分选、煤泥螺旋分选机分选的联合工艺流程,煤种为无烟煤,主要产品为洗中块、洗小块、洗末煤和筛末煤等。由于市场对筛末煤的质量要求提高,需掺配部分洗末煤,导致洗末煤量不能满足需要,故需在二期预留场地内增加末煤系统,系统处理能力 650t/h。而原一期生产系统末煤(小于 13mm)采纳 1.4mm 湿法脱泥后分选,生产工艺复杂,进入浓缩池的煤泥量增大,生产用水量随之增大,煤泥水系统不能满足生产要求。随着环保要求的不断提高,因为煤泥粒度细、水分高、粘度大、利用价值低、运输不便、综合利用难度大,因此,煤炭生产系统更应该从源头着手,降低水耗、电耗,减少煤泥排放量,提高产品回收率,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1 原末煤分选工艺 原工艺系统采纳 1.4mm 湿法脱泥,筛上物通过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为精煤和矸石,筛下物经过浓缩分级进入螺旋分选机分选为末精煤和末矸石,浓缩分级的溢流进入浓缩池,改造前具体工艺流程如图 1 所示。 2 新增洗末分选工艺选择 为创新优化工艺,适应节能减排的环保新要求,探究适应新形式下的新选煤工艺特点。经分析本矿 13mm 筛分资料(表 1)可以看出,原煤中末煤(小于 13mm)、粉煤(小于 3mm)含量都比较高,且小于 0.5mm 原生煤泥灰分升高,说明矸石硬度比煤小,末原煤水分小于 7.0%。从浮沉资料(表 2)可以看出,各粒级煤泥灰分高于该粒级平均水平,说明矸石有泥化现象。且 3~0.5mm 粒级中次生煤泥大幅度增加,因此,应尽量减少粉煤入洗量,以降低煤泥水系统规模,减轻煤泥水处理压力,从而提升原煤回收率。基于弛张筛的大量成功应用案例,本厂大胆尝试使用弛张筛筛分 13mm 以下末煤产品,并提前实行煤样,做工业应用分析,从筛分资料(表 3)可以看出,弛张筛筛分效率足以满足本矿无烟末煤筛分需求。为降低粉煤泥化现象,减少煤泥排放,同时也减少外用水量,确定选用 3mm弛张筛干法脱粉工艺。大于 3mm 筛上物通过重介质旋流器分选为精煤和矸石,小于 3mm 筛下物直接成为筛末煤产品。具体如图 2所示。 3 工艺对比及节能减排分析 对比新旧末煤入洗工艺,新末煤入洗工艺极大的被简化。主要分为三大部分:① 简化省掉了末原煤筛的筛下煤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