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分析报告文案

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分析报告文案_第1页
1/10
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分析报告文案_第2页
2/10
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分析报告文案_第3页
3/10
单位组织:市第一中学报告人:开怀;妍;穆香山;林涛;余琴;紫欣指导老师:黄冬梅导语:中国是一个有 5000 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独具特色的传统 文化、丰富多彩的民族习俗以与漂亮的自然风景一直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中国的自然景观、人文风貌富于风韵,它有宽广的陆地,高大的山脉,辽阔的海洋和长长的河流。在其中中国喀斯特地貌别具一格,在广区的喀斯特地貌广为世人称道。现在便让我们走进这一漂亮的地貌吧。摘要:喀斯特是碳酸盐类岩石分布地区特有的地貌现象。中国是世界上对喀斯特地貌现象记述和讨论最早的国家,早在晋代即有记载。我国西南地区气候湿润,降雨丰沛,流水作用显著,并且存在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因此,这一地区是喀斯特地貌广为分布的地区。而且这一地区的很多漂亮的自然景观都是建立在这种特别的地貌类型基础之上的。“喀斯特”原指南斯拉夫西北部的一个大量分布石灰岩的高原,人们讨论地貌类型,因此称这种地貌类型为“喀斯特地貌”。 目录:一:导语 二:摘要三:正文:1. 喀斯特地貌的特点2. 喀斯特地貌成因 3.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 4. 著名的喀斯特地貌景观四:讨论工作结果和结论五:参考文献三:正文(一):喀斯特地貌的特点喀斯特地貌指水对岩石进行溶蚀等作用所形成的地表和地下形态。 喀斯特地貌千沟万壑,常见的景观如石芽、石沟、石林、峰林、落水洞、漏斗、喀斯特洼地、溶洞、地下河等。 (二):喀斯特地貌形成过程以下 6 步:1、地表水沿灰岩的节理面或裂隙面等发生溶蚀,形成溶沟(或溶槽),原先成层分布的石灰岩被溶沟分开成石柱或石笋。2、地表水沿灰岩裂缝向下渗流和溶蚀,超过 100 米深后形成落水洞。3、从落水洞下落的地下水到含水层后发生横向流动,形成溶洞。4、随地下洞穴的形成地表发生塌陷,深度大面积小,称坍陷漏斗,深度小面积大则称陷塘。5、地下水的溶蚀与塌陷作用长期相结合地作用,形成坡立谷天生桥。6、地面上升,原溶洞和地下河等被抬出地表成干谷和石林,地下水的溶蚀作用在旧日的溶洞和地下河之路南的石林是上述第一阶段(溶沟阶段)的产物,这里的自然风光因阿诗玛姑娘的动人传说而变得格外旖旎。的象鼻山,则是原地下河道出露地表形成的。在境,常常可看到这种抬升到地表以上的溶洞,俗称“神女镜”。(三):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条件1.有大量的可溶性岩石存在可溶性岩石是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根本条件,我国西南地区之所以喀斯特地貌分布广泛,最主要的是这里有其发育的...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有关喀斯特地貌的分析报告文案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