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生态系统理论视角下的高校科技育人模式构建研究第一章 前言1.1 研究背景1.1.1 国家高等教育范式需要改革、创新与发展“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改革与创新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竭动力,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的必由之路。一所一流大学,其学科体系要想契合科技创新规律、适应社会发展、推动文明传承,必须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自 20 世纪 80 年代以来,国家先后实施了科教兴国、“211 工程”、“985 工程”、“2011 计划”、“双一流”等重大高等教育发展战略,这一系列的改革与发展战略取得了显著成效,深入推动科技与教学从分离走向结合,着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促进知识创造过程与人才培养过程两个“过程”的有机融合。 “人才是创新的根基,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培养人才,根本要依靠教育。”育人的效果决定学科和大学的生命力。面临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阶段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转变,一方面,高校要在政策与需求引领下,通过创新拓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的深度与广度,促进产业技术提升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高校要通过创新构建适应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成长成才路径的课程体系和培养模式,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和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为构建创新型国家打下人才基础[1]。1.1.2 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导向本科科技育人模式当今世界,科技创新成为各国实现经济再平衡、打造国家竞争新优势的核心,国家力量对比受其深刻影响,进一步影响与改变世界经济结构和国际竞争格局[2]。我国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必须要着力建设创新型人才队伍,以往单纯注重知识传授的高等教育观念已经很难培养出适合社会发展所需的创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本科生是高素质专门人才培养的最大群体,本科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最重要基础,办好我国高校,办出世界一流大学,人才培养是本,本科教育是根[3]。本科教育只有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才可以使得所培养出来的人才更具创新性,更好地为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4]。为回应“钱学森之问”,国家先后启动各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资助项目,研究型大学通过建立培养基地、完善各种培养计划来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在这些积极探索中,以科学研究支持高质量的本科教育被视为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效方法[5]。所以,高等院校作为培养人才与科技发展的主力军,应要将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