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名称东李庄旧村改造项目交底部位降水日期20190701交底内容:1 降水方案1.本工程地下水渗透系数为 5m/d。降水需降至基底标高以下 0.5m。在基坑内外部布置降水井,降水井外部共 183 眼,井深 14m,间距约 7~8m,内部共 70 眼,井深 14m,布置在内部和电梯井或集水井等位置。管井成孔直径为 600,无砂管内径 300,井间填碎石滤料。潜水泵型号 Q3-35/2-1.1。排水管主管采用焊接钢管 dn400,支管采用 100pvc 管,水泵出水管采用 1 寸塑料管,引出到场地东侧新开河道处。降水期初定为 150 天,以现场施工进度为准。2•基坑明排坑底明排:坑底周边设排水沟,并配合集水坑明排。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排水沟宽可采用0.3m,沟深 0.3m,沟内用碎石回填;集水坑深度 0.8m,集水坑长宽各 0.8m。流土的地层中,集水坑底部和四周放置钢筋 Q10@200 网,外裹纱网,坑底铺 0.2m 厚碎石,周边回填 0.1m 碎石。排水沟内壁距基础外边缘不少于 0.4m,距坑壁坡脚不小于 0.3m;集水坑间距暂按 30m 考虑,可根据残余水分布情况进行调整,抽水设备可采用潜污泵 2.0kW。当基坑范围内局部需要加深,加深部位可单独设集水井,采用小型自吸泵吸水。基坑回填前在对应基坑边缘设置。集水坑安放井管,导渗管与管井相连,井周添加碎石滤料,作为基坑回填降水结束后进行后浇带局部排水使用;也可考虑将排水管埋置在基础内部 ,后浇带施工完成后,采用速凝混凝土封堵,封堵厚度按有关设计要求进行。3•现场观测 a.水位观测:基坑开挖前进行预疏干,观测记录各降水井水位降深情况,为开挖提供依据。b.沉降位移观测:对临近建筑物设置沉降观测点;基坑周边设置位移观测点;底板完成前每天观测一次,底板完成后每 2~3 天观测一次。4•降水期间应配备一台发电机,作为停电应急使用。5•地库肥槽回填前施工进度为不低于地面以上 3 层。2 成井设备和管材的选择根据本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设计井深要求等情况,决定采用 CZ-15 型冲击水文钻机成孔,成孔直径Q600mm。泥浆护壁,泥浆的制备选用高塑性粘土。其冲击成孔操作要点见表 4-1 所示。表 4-1 冲击成孔操作要点项目操作要点备注在护筒刃脚以下 2m 以内小冲程 1m 左右,泥浆相对密度 1.2~1.5,软弱层投入粘土块夹小片石。土层不好时提高泥浆比重或加粘土块。填土层中、小冲程 1~2m,泵入清水或稀泥浆,经常清除钻头上的泥块。防粘钻可投入碎砖石。黏性土层中、小冲程 1~2m,泵入清水或稀泥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