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水产饲料制造技术生态饲料是指可获得最大营养物利用率和最佳动物生产性能,且能最大限度地注重饲料对饲养动物、生产者、消费者和环境(主要是土壤、水资源)的安全性,促进生态和谐的饲料。 生态饲料的特点是:①强调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少动物排泄,降低对环境的污染;②强调最佳的动物生产性能,提高饲料的经济性;③强调安全性,即不使用违禁饲料添加剂和不符合卫生标准的饲料原料,不滥用会对环境(土地、水资源等)造成污染的饲料添加剂,尽可能不用或少用抗生素;④强调饲料的适口性和易消化性,善待动物;⑤强调改善动物产品的营养品质和风味;⑥提倡使用有助于动物排泄物分解和去除不良气味的安全性饲料添加剂。而生态水产饲料是指具有上述特性的水产类配合饲料。 1 应用水产动物营养需求参数设计饲料配方 由于水产动物营养需要与饲料所用主要原料的类型有关,例如,我国的淡水鱼配合饲料中油料饼粕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而国外如日本,动物性饲料资源丰富,所以,在设定水产动物营养需求参数时应充分考虑饲料的类型。 在水产动物营养需求参数方面的进展趋势是:①提供理想蛋白质模式或理想氨基酸模式,并与生产目标相对应;②提供总氨基酸、可消化氨基酸需要量;③提供所有必需脂肪酸的需要量及其恰当比例;④适宜来源碳水化合物(糖类)的种类及需要量;⑤提供有效磷、钙需要量,最新维生素、微量元素需要量;胆碱、磷脂等的需要量;⑥提供水产动物的有效能量需要;⑦提供水产动物生长模型,用于预测和控制动物的生长过程。 在实际饲料配方设计中,营养指标的设计必须考虑养殖的实际情况。例如,根据鲤鱼的可消化氨基酸模式或需要量设计饵料而不考虑蛋白质含量,可以得到与考虑蛋白质含量的饵料相同的养殖效果,但可以降低饵料的粗蛋白水平约 1%,这样就可以显著降低鲤鱼粪尿中氮的排出量。 2 用饲料原料可利用营养素含量设计饲料配方 用可利用营养素为指标(如可消化氨基酸、有效磷等)设计饲料配方的基础是要有各种饲料原料的可利用营养素含量数据。对水产动物来说,目前尚无权威的适宜数据。近年来国内外有关专家陆续发表有某些饲料原料的水产动物可利用营养素含量数据,设计者应尽可能合理利用这些数据。不过,饲料企业在实际配制饲料时所用的饲料原料的可利用营养素含量与文献报道的数据还是有一定出入。设计人员应该在对所用饲料原料化学分析的基础上进行配方设计。 3 采纳配制剂提高饲料营养成分的消化率 酶制剂在水产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