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_第1页
1/10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_第2页
2/10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_第3页
3/10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编号OTTO-QS04B页次第 1 页 共 8 页制定日期1. 目的为保证公司的产品表面、外观质量符合客户要求。2. 适用范围:电镀产品的检验。3. 定义:3.1 产品表面的分类,依产品安装后所观察到的面分类.(附件一)3.1.1A 面:产品安装后,从正前上方可观察到的表面。3.1.2B 面:产品安装后,观察者需左(右)水平转动 90°产品才可看到表面,即产品两侧面。3.1.3C 面:其余面均为 C 面。 3.2 表面电镀不良:产品在电镀操作过程中所产生的表面缺陷。3.2.1 起泡:镀层与基层之间因附着力不强,造成在表面隆起的现象。3.2.2 脱皮:镀层与基层结合力不够,镀层从基层起皮脱落。3.2.3 烧焦:局部镀层与其它表面镀层产生色差,表面粗糙。3.2.4 露黄:镀层未能完全覆盖基层,而露出黄色的镍层(零配件可盖住的部分除外)。3.2.5 麻点:镀层表面细微的小点。3.2.6 杂质:镀层表面因附者其它金属颗粒(凸状物),而造成表面粗糙。3.2.7 露基材:产品表面未被镀层完全覆盖。 3.3 非电镀表面不良:产品不是因电镀原因而造成的表面不良。3.3.1 碰伤:镀层表面因碰撞而产生的凹状痕迹。3.3.2 划伤:镀层表面被尖锐物体划出线状痕迹。批准者审查单位制定单位郑姣修订日期修改人批准修改内容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编号OTTO-QS04B页次第 2 页 共 8 页制定日期3.3.3 擦花:镀层表面被硬物擦的轻微线状痕迹。3.3.4 白膜:电镀后,留在镀层表面的电镀液。3.3.5 砂纹:抛光不良造成的表面单条或多条细线状痕迹。3.3.6 砂眼:铸造、压铸件在抛光后,表面留下有较大凹坑。3.3.7 气孔:铸造、压铸件在抛光后,表面留下较深的凹坑。4. 权责 品管部。5. 内容 5.1 外观检验:5.1.1 检验条件及方法: 5.1.1.1 在 40W 日光灯下,产品距光源 900mm 左右的条件上目测。 5.1.1.2 检验员与电镀品之间间距 300mm 左右(检验员的矫正视力 1.0 以上,并无色盲)。 5.1.1.3 依据产品重要面、次要面、隐蔽面(A、B、C 面)检验。(附表一)5.1.2 本体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一)5.1.3 小龙头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二)5.1.4 把手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三)5.1.5 出水管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四)5.1.6 面板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五)5.1.7 零配件类产品电镀检验标准。(附件六)批准者审查单位制定单位郑姣修订日期修改人批准修改内容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编号OTTO-QS04B页次第 3 页 共 8...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电镀产品外观检验标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