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疾病分类、分类与危害

疾病分类、分类与危害_第1页
1/16
疾病分类、分类与危害_第2页
2/16
疾病分类、分类与危害_第3页
3/16
疾病分类、分类与危害----------------------- -----------------------日期:疾病简介 肝血管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肝脏良性肿瘤,临床上以海绵状血管瘤最多见,自然人群尸检发现率为 0.35-7.3%,占肝良性肿瘤的 5-20%。近年来,随着人们健康体检的意识提高与各种影像诊断技术的进步,无症状的小血管瘤发现率明显升高。多数病例临床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病程长、生长缓慢,预后良好。目前对该病的基础和临床讨论不多,缺乏成熟而严格的诊治标准,治疗方案、适应征的界定存在诸多模糊甚至是错误的认识,传统外科手术治疗与射频消融术、肝动脉栓塞、放射治疗、术中微波固化术、冷冻和硬化剂注射治疗等多种治疗手段共存,治疗方案尚未形成较为统一的临床路径供医患抉择。[1][2]发病原因 目前对肝血管瘤的确切确切发病原因尚不明确,主要有以下几种学说: (1)先天性发育异常学说:目前多数学者认为血管瘤的发生为是先天性肝脏末梢血管畸形引起,一般认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肝血管发育异常,引起血管皮细胞异常增生而形成肝血管瘤; (2)激素刺激学说:有学者观察到在女性青春期、怀孕、口服避孕药等可使血管瘤的生长速度加快,认为女性激素可能也是血管瘤的致病机制之一; (3)其它:如毛细血管组织感染后变形,导致毛细血管扩,肝组织局部坏死后血管扩形成空泡状,其周围血管充血扩;肝区域性血循环停滞,致使血管形成海绵状扩。[3][4]疾病分类 肝血管瘤依据其纤维组织多少,病理上可分为 4 型: (1)海绵状血管瘤,是最为常见的类型; (2)硬化性血管瘤; (3)血管皮细胞瘤; (4)毛细血管瘤,此种少见。目前多采纳按直径大小分类:<5cm(小血管瘤);5-10cm(血管瘤);10cm-15cm(巨大血管瘤);>15cm(特大血管瘤),可能具有一定的指导肝血管瘤患者治疗方案的意义,为肝血管瘤的诊治提供有效参考。[5]疾病危害 肝血管瘤在任何年龄段均可发病,以 30-50 岁多见,文献报道女性多于男性,男女比例约 1:3-6。但 53859 例健康人群体检资料分析显示,肝血管瘤的发生率为 3.11%,男性和女性的发病率相当(3.36% VS.2.88%,P>0.05),这一现象与文献报告的结果不同,可能与以往的文献报告分析的均是门诊或住院暴露病例而非大样本的人群普查,多数小血管瘤未被统计纳入有关。深化分析该普查病例的男性和女性血管瘤的大小构成比,可以看到在>5cm 的肝血管瘤病例占所有病例的比例中,女性是男性的 2.56 倍(2.90% VS.1.26...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疾病分类、分类与危害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