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战略思考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战略思考_第1页
1/16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战略思考_第2页
2/16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战略思考_第3页
3/16
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进展的战略思考黄运成(2008 年 10 月 15 日)[内容概要]次债危机引发了种种针对衍生品市场的质疑与批判。本文从次债危机根源剖析入手,力图以客观的视角揭示衍生品在此次金融风暴中所扮演的角色。在全球化进程中衍生品市场的战略地位日益突显,此次金融风暴不应影响我国衍生品市场既有的进展步伐,我们应在反思和总结我国期货市场进展经验的基础上,抓住百年一遇的重大历史机遇,客观面对、深化讨论我国期货市场自身存在的局限与问题,以科学进展观为指导,根据“一个战略”、“两个坚持”、“三个关系”和“四个切入点”的思路,推动我国期货市场全面协调可持续进展。贝尔斯登被收购、美林被收购、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国联邦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房地美和美国国际集团、华盛顿互惠银行倒闭……美国金融市场的这一幕幕惨剧或许只是冰山一角。次贷危机自 2024 年 8 月全面爆发之后,已迅速演变成全球范围内的金融风暴,并给实体经济罩上沉重的阴影。它给思想领域带来的冲击也同样不容小觑,一场全球性反思已被引爆:衍生品市场是规避风险的场所,还是滋生风险的温床?是否有必要重新审视金融创新?如何在推动金融创新的同时兼顾金融安全?尤其对于我国这样处于进展初期的新兴市场,前面的道路究竟该如何选择?一、次贷危机中衍生品的角色分析(一)次债泡沫的破灭不可简单归因于衍生品市场所谓次级抵押证券(以下 简称“次债”),是出于满足银行和贷款公司剥离、盘活违约风险较高的次级抵押贷款(其发放标准低于一般房贷)需要而设计的一种证券化产品。衍生品的外延很广,次债仅属于场外交易(OTC)的信用衍生品的一种。因此,那种将次债泡沫的破灭等同于整个衍生品市场都出了问题的观点是值得商榷的。面对指向衍生品市场的种种苛责,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荣誉主席梅拉梅德曾说得很精辟,与所有衍生品一样,次债本身只是一种工具,其使用效果决定于使用者。实际上,就美国衍生品市场来看,虽然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下,场内衍生品行情波动剧烈,但以CME、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纽约期货交易所(NYBOT)为代表的主要场内市场运行正常,且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保证金管理未出问题,清算系统未出问题,期货机构也未出问题。就全球衍生品市场来看,据美国期货业协会(FIA)统计,2024 年全球场内衍生品成交总量达 152 亿张,与 2024 年相比增长了 28%。2024 年前6 个月,场内交易衍生品共计成...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美国次贷危机背景下我国期货市场发展的战略思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