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患者良肢护理论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将 2024 年 1 月~6 月北京军区总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脑卒中患者 200 例,随机分成良肢位组和对比组,各100 例。均经脑 CT/MRI 证实,脑卒中诊断参照 1989 年 WHO 的脑卒中诊断标准,诊断为脑卒中。纳入标准:(1)首次发病;(2)发病时间≤15 天。排除标准:(1)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2)恶液质;(3)其他疾病所致的肢体运动、感觉功能障碍或大脑高级神经功能障碍。本组病例中,良肢位组 100 例,其中男 56 例,女 44 例,年龄 38~88 岁,平均 61.9±7.2 岁;对比组 100 例,男53 例,女 47 例;年龄 38~87 岁,平均 62.0±7.1 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肢体肌力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康复组入院后在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由护士及家属协助完成良肢位的摆放。两组患者均在生命体征稳定后开始关节被动运动以及辅助下的主动运动。 1.2 良肢位摆放的方法[3] 1.2.1 仰卧位患者面部朝向患侧,头部放在枕头上时,枕头高度要适当,胸椎不得出现屈曲。患侧臀部下垫一个枕头,使患侧臀部向前突,防止髋关节屈曲、外旋。患侧肩关节下垫一个枕头,使肩胛骨向前突,上肢肘关节伸展,置于枕头上,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下肢大腿及小腿各放一沙袋,防止髋关节伸展、外旋。踝关节保持背屈 90°以防止足下垂、趾屈、内翻。 1.2.2 患侧在下方的侧卧位患者头及颈椎上部屈曲,下颌内收,患侧肩胛带向前伸、肩关节屈曲(肩关节屈曲角度要小于 90°,肩胛骨内侧缘和胸廓的平面与床接触,防止因肩关节受压而产生痛苦),肘关节伸展,前臂旋后,腕关节背伸,手指伸展。患侧下肢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健侧下肢髋关节、膝关节轻度屈曲,下面垫 1 个枕头,背部挤放 1 个枕头,躯干可依靠其上,取放松体位。 1.2.3 患侧在上方的侧卧位患侧上肢尽量向前方伸出,肩关节屈曲约 90°,下面用枕头支持,拇指外展,四指伸展位。健侧上肢可以自由摆放。患侧下肢膝关节屈曲,置于枕头上。健侧下肢髋关节伸展,膝关节轻度屈曲,背后挤放 1 个枕头,使躯干呈放松状态。患者处于以上 2 种侧卧位时,踝关节均处于中立位,防止趾屈、内翻。以上 3 种体位必须定时进行体位变换,每隔 2h 变换体位 1 次,并记入护理记录单,同时做好防压疮护理和皮肤护理。常常巡视病房,发现患者患肢摆放体位不当,应及时纠正。 1.2.4 床上坐位髋关节尽量保持接受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