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人才培育论文 一、中专舞蹈教学中人才培育目标 (一)高尚的道德情操与审美情趣。中专院校的舞蹈教学要利用各种教学形式培育学生对生活和人生的热爱,首先要做的就是让学生认知和理解舞蹈之美,并在心中树立追求美的信念。作为以美为主要教育形式的舞蹈教学,一方面满足学生对美的需求,另一方面也对学生心理进展、性格塑造、提高审美有引导作用。中专院校的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想象力比较强、好奇心旺盛、模仿力强,同时具有较强的好胜心,但是智力、思维等进展得尚不成熟,需要老师做好引导。中专舞蹈教学过程,希望培育出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较高审美意趣的舞蹈人才,体会到舞蹈艺术之美,更加投入地学习舞蹈。(二)对舞蹈艺术的鉴赏能力。舞蹈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是利用舞蹈这一艺术形式概括生活中存在的真善美。刚上中专的学生年龄普遍较小,还很难分辨美丑,而舞蹈教学能够在潜移默化中让学生感受到美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在舞蹈教学中学生通过感受美、模仿美来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因此,在舞蹈学习中,学生常常能够全身心地投入模仿中,在对老师的示范动作进行认真观察、对老师的讲解进行认真倾听的同时,做出模仿动作,增强对舞蹈的感受力。所以,舞蹈老师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舞蹈排练中,要关注学生对舞蹈的感受和理解,用准确生动的语言讲解舞蹈动作,尤其是注意情感表达和动态形象的表达。在培育学生鉴赏能力上,舞蹈老师一方面是要联系实际生活,对学生言行和思想多加观察;另一方面是要对各个方面的知识有所掌握,比如心理学、民俗、历史、音乐、戏曲、文学、诗歌等等,并灵活运用到舞蹈创作中,让学生在舞蹈学习中提高对美的鉴赏能力。 二、对舞蹈的想象力和艺术修养 想象力是一切艺术形式不断进展的源动力,对舞蹈艺术也是如此。舞蹈动作很多是利用抽象概括的形式来表现生活,学生无法通过接触和感知就了解其中的内涵。学生要想真正理解舞蹈艺术、学好舞蹈动作,就需要在舞蹈教学中联系生活经验,通过想象对动态的舞蹈之美进行补充和认识,扩展学生视野,帮助学生用自己的理解和动作来展示舞蹈,从而让舞蹈艺术充满活力。 三、中专舞蹈教学培育人才的策略 (一)课前准备要做好。在中专舞蹈教学中,老师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生的学习效果,因此老师要做好课前的准备工作,尤其是自己尚且不太熟悉的领域。比如如今很多学生都对爵士舞比较感兴趣,而舞蹈老师对爵士舞了解不深,若想教授学生爵士舞,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