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教学优势与地位研讨 一、前言 高校创新教育在教育理念上,就是要树立以人为中心和创新精神为核心的主流教育观;在培育目标上,注重学生创新精神的培育。世界各国在高教改革中,都把培育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放在重要位置,并开设一系列专门训练和培育大学生制造能力和方法的课程,如学科讨论方法论、制造技能、智力与制造力训练等。舞蹈教育因其包括对智力、制造力、非智力因素、心理健康和审美心理能力的培育,在高校创新教育中有着特别的地位。假如说知识经济的核心是知识创新,那么创新教育的核心就是制造教育,而舞蹈美育正好在此与之不谋而合,并有异曲同工之妙。 二、高校舞蹈教育的内涵 舞蹈是以人体本身作为载体去表达思想感情的艺术形式,具有非语言性,是一种抽象的概念,依靠富有节奏的形体动态来表现社会现象和人的观念。舞蹈教育同其他教育一样,都是现代教育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在普通高校中,舞蹈教育旨在提高学生的艺术鉴赏力和参加力,让学生懂得舞蹈艺术的特性,了解舞蹈艺术具有时间的、空间的和力的特征,提高欣赏水平。同时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在练习实践的过程中丰富其艺术情感,增强想象力,提高制造力。高校舞蹈教育的内涵体现在昭示大学生对美的自然需要和审美欣赏,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和修养;同时传播学生情感的信息,陶冶情怀,提高社会的艺术境界,促进大学生精神境界的全面提升,以及培育大学生健康向上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通过学习舞蹈,逐渐地去感受舞蹈作品,体会舞蹈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在潜移默化中,使身心得到愉悦和放松,同时还能得到真、善、美的熏陶和感染,培育塑造完美的人格,使气质和内涵得到充分提升,养成优雅、文明的符合社会法律规范的行为举止,更加健康地进展。 三、舞蹈教育在高校创新教育中的地位 在高校教育中,美育是加强大学生文化素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超越性和综合性的特点,是其他教育形式所不能替代的。舞蹈教育对于大学生素养教育有着重要的意义:舞蹈可以使学生感受积极、健康、乐观的思想感情,有助于培育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我国悠久的舞蹈传统和丰富多彩的民间舞蹈可以培育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集体舞可以培育集体主义和团结友爱的精神,加强纪律观念;抒情性舞蹈可以陶冶性情,培育高尚的情操,在获得美的享受的同时增强对美的感受力;可以养成优美的举止和正确的体态习惯,增强辨别美丑的能力;舞蹈的节奏性可以培育学生的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