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调研总结 2024 年 8 月 5-9 日,经济信息部副部长冯耀祥率市场调研处副处长阮海斌和郑怡同志赴陕西省和内蒙古自治区,就贸促会开展代言工商、服务企业工作以及与企业建立密切联系机制等问题开展调研。调研小组与陕西省分会、内蒙古自治区分会、铜川支会、渭南支会、咸阳支会、呼和浩特支会和包头支会等 7 家贸促机构进行了深化沟通,与 11 家当地企业座谈,并走访了 3 家企业,涵盖大中小型国有和民营企业,涉及制造、贸易、销售、投资、会展、工程、建设等多个领域。 在调研中,各分支会和企业对总会的职能调整均抱以很大期望。他们普遍认为,贸促会的定位应该是服务政府和服务企业,要去除工作中的官僚习气,扎扎实实地服务于政府和企业。贸促会要转变职能、代言工商,应重点做好信息服务、法律服务和平台建设。首先,要与企业建立机制性联系,收集和讨论企业需求,积极参加政府相关政策的制定;其次,要向企业宣传政府政策,提供商事法律服务和相关培训;第三,要充分发挥中国国际商会的作用,协调好与贸促会的关系,更好地为企业提供服务。 在调研中,各分支会和企业也反映了面临的一些困难和问题,也提出了一些建议,具体归纳如下: 一、 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一) 信息沟通渠道不畅通 信息沟通中存在的问题,一是贸促系统内部的信息沟通机制不健全,二是贸促会与企业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三是企业信息来源不足。 不少支会代表表示,贸促系统内部在信息沟通方面缺乏有效机制。一方面,支会的对外联络渠道单一,信息来源基本上只有省分会。分支会在组团出访时,也缺乏对外联系渠道和对口资源,系统内外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共享。另一方面,支会了解企业需求,但缺乏向省分会反映的有效途径。 贸促会与企业之间的信息沟通同样存在问题。部分分会在主办经贸活动时,并未深化了解企业需求,造成活动与需求不对口,效果较差;支会与企业的沟通方式基本限于电话和传真等传统工具,效率不高,影响有限;企业在更新联系方式后未及时告知贸促会,贸促会与企业联系不畅。陕西省分会在回答企业提问时也承认,分会虽然在促进企业“走出去”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信息沟通不充分,企业对贸促会业务的了解仍比较有限。 此外,参加座谈会的企业均高度重视信息工作,但缺少信息来源。如陕西西部机场集团的信息渠道以单一的专业性协会(民用机场协会)网站为主;内蒙古金鼎门窗股份有限公司在土地和资金方面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