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学前教育人才培育模式反思 学前教育一直以来被视为基础教育的基础部分,2024 年国务院发布《教育改革与进展规划纲要》提出要积极进展学前教育,提出到 2024 年要全面普及学前一年教育的目标,学前教育迎来春天。伴随学前教育的进展和社会的进步,对幼儿老师这一行业的要求也悄然变化,为此,肩负着培育幼儿老师重任的各院校应该调整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育方案。课题组通过对 300 多位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生进行问卷调查及对个别毕业生进行访谈后,对于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育进行了反思。 一、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育存在的问题 (一)培育目标欠缺精准定位。1.学生对专业培育目标缺乏了解。近年来各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突出体现了“高”、“专”两大特点,大致可分为学前教育各类机构的一线老师以及从事学前教育讨论、行政或其他有关机构的教研人员几大类。调查发现,毕业生对培育目标的满意度低,毕业生对于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育目标满意程度一般,毕业生普遍反映在入学前对于本专业的培育目标缺乏相关了解。2.专业培育目标定位模糊。调查发现,各学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培育目标中对能力目标、知识目标、师德目标等没有明确的要求,培育目标的模糊性导致学生对培育目标认识的模糊性,导致对学前教育专业的认识不能深化。(二)课程设置无法满足需求。1.课程结构不完善。教育部于 2024 年 10 月发布《老师教育课程标准(试行)》(以下简称《课程标准》)中对幼儿园职前老师教育课程设置给出了详细的建议。在课程设置上提出儿童进展与学习、幼儿教育基础、幼儿活动与指导、幼儿园与家庭、社会、职业道德与专业进展和教育实践学习领域。学前教育专业(专科)课程设置从性质上分为必修课与选修课两大类,看似丰富的课程在调查中却发现幼儿老师们并不是特别满意。2.生源差异不兼顾。目前高师院校学前教育专业的培育模式中主要保留着五年一贯制与三年制两种专科培育模式。两种生源类型在身心方面的差异都给后续的课程安排乃至教学都提出了不同的要求,然而调查发现,绝大部分毕业生认为学校不能充分考虑到两种学制类型同学的差异,对于课程及教学的无差别或小差别对待让大家都感觉到课程的不适宜。3.见习实习效果差。在此次调查中,幼儿老师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职前见习和实习机会少,导致他们职后面对工作中出现的各种情况感觉措手不及,或者说差异巨大,有受访者表示自己刚开始接触幼儿园时心里的巨大落差。(三)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