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师院校声乐教学论文 一、高师院校声乐教材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高等师范教育进展进入到一个新的进展时期。学校的规模更大了,数量少了,专业设置多了,办学条件更好了和招生人数更多了。然而,作为高师院校基本建设之一的教材建设,却滞后于高等师范教育进展的步伐,以至于许多高师院校的学生缺乏适用的教材,这势必影响高师院校的教育质量,也不利于高师教育的进一步进展。主要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有些教材建设进展缓慢,教材的编写组织管理不力,以致高师教材不能自成体系;二是有些教材内容陈旧,缺乏科学性、先进性与针对性;三是由于一些教材的缺乏,有些院校不得不采纳一般本科院校的教材,而这些教材往往与学生的能力、要求不相符合,与实际不相符;四是有少数老师不愿选用高师教材。许多高校教材的选择权在老师,老师使用老教材驾轻就熟,而使用新的高师教材往往要受到一些主客观条件的限制。有些院校选用的声乐教材是由老师根据个人的演唱特点及欣赏习惯自选出来的,以一对一的单兵训练方式教学;有的教材将声乐理论、声乐教育理论与歌曲集混合编排,有的老师对声乐教学中民族唱法与美声唱法有自己的取舍与偏爱,这些因素增加了教材内容选用的随意性。由于两种唱法教材的使用缺乏必要的系统性,造成有些学生只学技巧,不爱学文化的现象,这与高师音乐人才的培育规格、培育目标、知识能力的结构很不一致。这样,必定导致教材无法贴近高等师范教育的培育目标和规格的实际。 二、声乐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探究 (一)针对学生的不同特点,探究出一条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 广东外语艺术职业学院音乐系声乐教研室的老师经过长期的努力,探究出了一条符合高师音乐教学特点的声乐教学道路,摸索出符合高师音乐专业特点的教学方法。如针对学生的程度和嗓音特点的不同,课时分配和授课形式也有所不同,采纳分级教学的手段来制定具体的教学目标,从而达到“上不封顶,下要保底”(通过声乐四级考试的要求)的量化标准的教学改革目的,促使每一位学生完成学分。教学当中实行集体课、小组课、个别课相结合的授课方式,把声乐技能训练、演唱、作品讲解、分析讨论、理论知识、教学方法融为一体,达到了课程的整合。然而,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其突出表现在教材不够法律规范、进度不够明确、考核不够严格等方面。这些问题存在,涉及传统教学模式本身,一定程度上束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