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专科应用型人才培育方法讨论 摘要:专科生的成才目标和竞争实力应为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已成为社会共识。但要真正培育出应用型人才,必须在课程设置、教材编写选用等诸多方面,摆脱本科和技校教育模式,构建出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的科学合理的新型模式。 关键词:专科教育;应用型人才;培育方法 专科生的成才目标和竞争实力应为应用型专门人才,这已成为社会共识。专科生的实力是什么?是既有基本的专业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应用能力的人才。问题是,怎样才能培育出应用型人才,这是值得探究的。笔者从事高职高专教育多年,在长期的教学和管理工作中,发现了一些问题,也摸索出一些经验,特列举出来,以和同仁们共榷。 一、专业课程设置应具有严谨的科学性、合理性 高职高专的专业类别很多,当前各专业课程系统设计有很大的随意性,这本该是好事,无可厚非,但伴生的,也有部分院校出现了不少不合理现象。无论从社会对真正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趋势,还是从高职高专毕业生求职的焦虑和迫切上来说,我们的高职高专院校都不能以探究进展为借口,忽视了对高职高专学科设置的科学合理性的强力追求,而应该在各校都成立起具有权威性的课程设置讨论机构,仔细进行行业走访,广泛接触行业单位,同各典型行业单位的决策和人力资源部门务实性的沟通,让院校和企业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姻亲关系,从而制定出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让学生真正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二、高职高专教材应具备法律规范、严谨和适用有用性 当前,高职高专的教材良莠不齐,无论从知识结构还是知识量的大小来说,真正具有适用和有用的教材为数不多。很大一部分教材,或者向本科靠拢追求知识的广而深;或者向技工教材下滑,单纯强调有用性而忽略适用性。笔者认为,高职高专教材必须保证最基本的理论知识,包括知识的来源,最基本的推理推导模式,特别是知识向深向广推理的方法,以给学生进一步深造和灵活运用知识建立起通道。教材的主要内容,应放在该学科知识的应用上,编者必须构建起实际岗位上所必须地知识点,而且要指明这部分知识用在什么地方,怎样来应用。在理论知识中,插进大量的案例,并把处理此类案例的知识直接指明。当然,各个学科的知识结构不完全相同,案例教学的适用性有待探讨,但高职高专的知识是在一线应用的,只出现知识本身,而不指明用在何处怎样用,这样的教材模式同本科教材没有什么区别。 三、高职高专老师应具备最基本的资质 从某种意义上说,高职高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