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体育教学品德教育论文 一、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特点 (一)体育教学具有复杂性和运动性 体育教学是思维与动作同时进行的过程,具有复杂性和运动性。任何运动技能的掌握都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实践过程,需消耗大量体能,在练习肢体动作的同时积极运转思维,在大脑中建立大量的神经突触,从而使肌肉与动作达到协调,大脑深刻记忆这个动作。在这个过程中,高职学生根据体育老师的指导,法律规范、严格地进行体育活动,最终就能形成强烈的组织纪律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制度、听从指挥的好习惯。 (二)体育教学能锻炼学生的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 体育教学中很多活动都需要团队配合,这有利于培育学生的团队意识。如篮球、接力赛等,学生之间要懂得相互配合、共同协作,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这不仅培育了学生的团队意识,还使其形成了集体荣誉感。另外,体育项目还具有较强的竞争性,教学中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对抗性练习和竞赛,在提高学生体育技能的同时,也帮助学生建立起了竞争意识。而团队意识和竞争意识的形成过程,有助于培育学生坚毅果断、坚韧拼搏、自强不息等优秀品质。 二、如何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展开思想品德教育 (一)发挥老师的表率作用 老师是学生的榜样,利用老师的表率作用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效果较好。体育教学中,老师具有示范作用,应成为教学内容的体现者,在指导学生的同时,利用自己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具体来说,教学中老师应注意自己的仪表和形象,充分发挥为人师表的表率作用,严以律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激励学生建立良好的思想品质,以避开学生上行下效,影响思想品德教育效果。如在队列练习中,体育老师可以充分发挥自己表率作用,演示标准的动作,与学生一起站立,学生在站立的过程中,看到老师的标准动作,就可以对自己的动作做出微调。此过程中,老师要告诉学生:“虽然大家很累,但是我会和大家在一起。”这样,学生就能从心底燃起对老师的崇敬感,从而自觉地保持好姿势,树立了坚定的信念,锻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 (二)利用不同运动项目的特点进行教育 不同运动项目的学习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培育作用亦不同,老师要合理安排教学计划,根据不同项目的特点设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如在球类运动教学中,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在田径项目学习中,培育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屈的坚强意志品质;在舞蹈、体操教学中,培育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良好的自信心。总而言之,老师要深化挖掘体育教材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