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动画专业毕业设计教学讨论 摘要:融媒体时代背景下,信息传播方式与内容生产模式的变革给动画专业教育及动画毕业设计课程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本文立足当下我国高校动画专业毕业设计进展现状,探讨融媒体背景下高校动画毕业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思路及创新进展路径。 关键词:融媒体;动画毕业设计;教学改革;进展路径 近年来,新媒体信息技术进展突飞猛进,以互联网与数字媒体为代表的第五次信息革命给社会带来方方面面的变革。信息内容生产与传播的高时效、碎片化、互动性(社交化)、深化性、短暂性、颠覆性,成为融媒体时代的主要特性[1]。这对动画艺术创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不仅要求动画从业人员掌握多种媒体制作技术,了解不同传播媒介的属性特点,熟练制作出高质量的动画作品,还要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具有极强的团队沟通与协作能力,接纳不同艺术风格与建议,进而实现动画作品的多元化创作。动画毕业设计是高校动画专业的一门综合性课程,是动画专业理论学习与实践能力的综合展现,它不仅对培育学生创意创新思维,提高实践动手能力具有重要作用,也是实现动画专业学生向动画从业人员过渡的关键教育环节。在融媒体语境下,动画专业毕业设计教育如何适应形势?如何转变教学思路,借助新媒体优势提升创新教育效果?是动画专业教育必须要思考和探讨的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校动画专业毕业设计课程现状 当前在我国许多开设动画专业院校中,毕业设计往往是专业教育最后一年的主干课程。院系领导与师生普遍高度重视专业毕业设计课程教学,一般在大四学期开始前就积极布局毕设工作,组织毕设开题报告会,并采纳多位老师联合指导,集中评审的方式来组织教学。这种教学模式有效保证了毕业设计教学目标的实现。但从整体效果层面来看,也存在如下几点问题:首先,动画专业毕业设计表现形式单一,实践性不强。目前,我国大部分高校动画专业毕业设计内容主要是动画艺术短片的创作,主张个人化艺术创作,注重动画短片内容创作的艺术性,讲究形式上的非主流创新和突破,但在专业成果实践性层面却相对薄弱,许多毕设作品既不能有效对接企业项目,也不能形成系列化的商业化开发;造成这一态势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受“学院派”教学思维的影响。相较于其他影视类专业,我国动画专业教育进展起步较晚,国内大规模兴办动画专业也不过是十多年的事,许多高校动画专业以北京电影学院等专业影视院校为参考标准,以“学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