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学风建设新路径探究 一、高校寝室学风的现状 当前,高校寝室普遍存在学习氛围不够浓厚,寝室不但没有发挥学习沟通的积极作用,反而成为少数学生放纵自我的场所。主要表现为:一是部分学生自我控制、自主学习能力还不够强,学习动力还不足,学习目标还不够明确,没有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学习上,在寝室沉迷网络游戏、逃课旷课等现象屡禁难止;二是高校寝室学风建设服务体系保障有待加强,缺少核心学风建设队伍,寝室学风建设思想引导有待加强,学生寝室思想政治教育还比较薄弱;三是寝室管理过度重视寝室安全和寝室卫生,常常弱化了寝室学风建设,部分高校在寝室内开展的学风建设特色活动较少,无法帮助大多数学生养成在寝室学习的良好习惯,少数学生在寝室自主学习的意识还不够强。 二、高校寝室学风现状的成因 高校学生在寝室学习尚未形成长效机制,学生学习习惯还未在寝室全面养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部分学生无法适应高中被动学习到大学自主学习方式的转变,导致学习效果不明显,自我要求降低,只将寝室当成休息的场所,没有全面形成将寝室作为学习场所的意识。二是部分学生学习目标还不够清楚、职业生涯规划意识淡薄,缺乏长期规划。三是寝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有待加强,高校寝室管理工作往往把学生安全放在首位,对寝室学风建设的重视度不够,对学生在寝室里的学习习惯、学习动向把握性不够具体,缺少实质性的调查讨论。 三、以寝室为阵地的高校学风建设的新路径 (一)建立领导干部联系寝室制度。寝室管理是高校人才培育的基础性环节。领导干部应提高认识,积极深化寝室一线,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思想动态,及时协调处理寝室中的有关问题,出台有利政策。形成“教学—管理—服务”一体化的寝室管理服务保障体系。每一名领导干部具体负责某些寝室,形成长效机制,领导干部可参加学校、学院计划安排的寝室文化活动,为学生提供学习、就业、创业咨询服务,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详细的进展计划,鼓舞学生根据进展方向参加不同类别和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目标定位准确。(二)建立强有力的寝室学风建设队伍。高校应打造学生寝室管理服务体系,形成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学生干部为补充的工作队伍,建立如校园宿舍园区自律委员会等学生自治组织,通过勤工助学等方式在学生中选招栋长、楼层长、寝室长,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2]。形成“寝室长—楼栋长—学生干部—辅导员”的信息反馈工作网络,寝室长、楼栋长在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