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举措分析 一、绪论 大学生是我国未来社会经济建设与进展的中流砥柱,肩负着弘扬中华传统民族文化的重大责任,所以培育优秀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一直是我国高校首要的教育目标,只有健康的身体和心理,才能精力充沛地学习和工作。[1] 二、高校安全文化建设举措 安全是人的身心免收外界因素影响的存在状态,是人类生存、生活、生产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可持续进展的根本保障。贵州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作为国家级优质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一直高度重视校园安全问题,为了达到校园长久安全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对于高校在当前知识经济、信息时代以及国际局势多元化进展变化的新形势下,各种非传统安全因素的影响日显突出,还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完善校园安全管理体系。(一)场馆教育。贵州省在我院建成全国首个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警示教育基地,由“西部喀斯特山区公路工程安全技术研发与科普教育基地”与“西部山区道路运输安全技术研发与警示教育基地”及“贵州高校校园安全讨论与警示教育基地”共同组成了学院安全警示教育中心,形成集科普教育、安全教育为一体的社会服务教育基地。该基地以事故案例警示和应急处置学习为核心,运用声光电、V R等技术,让前来参观的从业人员、驾校教练、院校师生在体验中感受事故的惨痛教训,认识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关键因素,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并提高安全生产水平。安全警示教育基地是新生入学后参观的场馆之一,通过此场馆的科普教育,实现学生对交通建设的全面了解和认知;通过对道路施工安全、交通运输安全、高校校园安全的警示教育,促进增强学生构建安全文化体系,建立校园安全文化氛围,积极配合开展校园安全管理建设相关工作。(二)扩散教育,增强安全教育普及。利用我院路桥工程系的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的师资力量,举办安全职业卫生系列讲座,以求达到安全知识的普及的目的。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培训,我院每个行政班级都有固定的辅导员(班主任),且每周都有主题班会活动,借此活动,可以先对辅导员(班主任)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后,辅导员(班主任)给学生进行培训,这样能达到全院师生共同学习安全知识的效果,不断修改和完善学院安全管理制度,分解落实学院安全管理职责,建立起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安全管理责任网,让每个人都参加到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中来,通过制度的健全,逐步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体系,建立行之有效的长效机制。(三)案例教学,预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