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工程审计质量控制论文 一、高校工程审计质量现状 近年来,虽然高校内部审计部门相关审计工作的实施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高校的相关审计人员和领导也对相关审计工作的效果提高做出了很大努力,但是高校审计工作的效果,目前仍然不尽如人意。这对高校的内部审计工作真正作用的发挥产生了不小的负面影响。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审计权责不明确 高校内部审计活动的相关活动宗旨以及权力、责任的划分,就如其他相关社会组织一样,是通过相关的章程进行规定、限制的,相关的审计工作人员和领导则是通过这些审计章程来对自己的审计工作进行有效定位。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审计章程就是审计人员的“规矩”。但是有极个别高校审计章程的制定并不完善,有的即使制订了相关规章也不能完全根据规章的规定去做。所以“规矩”并没有充分实现好“规矩”的价值,那么“方圆”也就不复存在。审计人员无法通过审计规章对自己的审计职责进行定位,便无法有效开展审计工作。严重地影响审计活动质量的提高。 (二)审计部门的独立性 目前我国各高校普遍设立了独立的审计部门,这是审计部门实现独立的重要保障。虽然审计部门名义上已经独立设置,但是,在审计活动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在审计环节安排、审计经费的预算安排以及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等方面,仍然对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时看待问题的客观性等带来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审计工作的独立性还不能真正地完全做到。 (三)审计项目的规划不合理 高校内部的审计项目规划目前还存在诸多的不科学、不合理的因素,这些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部审计水平的提高。具体表现有:审计项目所规划的任务与审计人员的安排不相匹配,审计业务盲目性较大;审计工作人员不足,审计期限较短;被审计部门的不配合;审计规划人员的自身审计知识和眼界的有限等。 (四)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的不完善 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是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提高的一项基本保障,它是以保证和改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水平和质量为具体目标,对高校内部审计的效果提高具有重大意义。但是,有些高校对审计的质量保证制度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他们的审计部门和审计机构几乎处于被放任自流的状态,审计人员的审计工作开展无法得到有效管理和监督,导致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滞后和质量不高。 (五)责任追究制的缺失 目前,国内一些高校内部审计工作质量的追究责任制度存在法律规范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