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人才培育探析 摘要:随着媒介融合程度的不断加深,对于传统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的培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全新的挑战。要想更好地满足这些要求和应对挑战,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必须得充分地考虑媒介环境的变化,并且加强各个学科之间的融通,积极地优化教学平台,只有这样才能够培育出融媒体时代所需的人才。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育进行了详细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员有所帮助。 关键词:融媒体时代;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育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主要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广播电视产业的进展而设立的一门专业。因为受到飞速进展的新媒体影响,媒介融合已然成为广播电视业的必定趋势。面对当前媒介环境的重大改变,地方高校必须得与时俱进,结合地方实际情况来培育出符合融媒体时代所需的高素养以及复合型的应用人才,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持续进展。 一、融媒体时代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育中主要存在的问题 (一)过度重视专业细分在传统模式下,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育的主要目的就是让学生具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和策划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进而更好地满足电视台或者是电台的用人需求。这种教学模式会将网络新媒体、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等进行划分,这样虽然能够在一定时间内满足媒体用人需求,但是随着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各个媒介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这种专业细分模式显然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从而导致电视台和电台缺乏新型全媒体应用人才,但是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生又过多的局面出现。(二)课程内容设置没能及时更新融媒体时代的到来弱化了各个媒介之间的界限,使得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之间不断整合,并且逐渐的表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态势[1]。不过就我国当前的地方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教学情况来看,其教学内容明显比较落后,没能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地进行更新。虽然一些地方高校相继增设了和新媒体有关的课程,但是却过分地重视理论知识的讲解,对于传统媒体怎样和新媒体更好地融合进展这方面的内容则就比较忽视,严重缺乏跨界营销、新媒体传播技术应用等,进而使得课程有用性以及前沿性受阻。(三)师资力量薄弱广播电视编导作为一门新兴的专业,老师基本上都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从事教学工作。所以,这一专业的老师队伍整体偏年轻化。除了少部分老师有在电视台和报社的工作经历,其他老师都缺乏媒体从业方面的经历,具备跨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