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教育与通识教育路径探究 【摘要】在新时期进展过程中,民办高校针对思政课程的实施途径进行了大量的探究与实践。从实际进展状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进行融合的过程中依旧可见缺位现象,尤其是将通识教育融入思政教育的过程中依旧面临各种挑战。执“奋进之笔”,铸育人之魂,深化讨论思政教育、通识教育的融合路径,在通识教育部门的指导下,结合通识教育要求,鼓舞老师凭借专业优势影响学生学习知识,通过有效方法将党的创新理论融入到专业教学当中,促进实现“同向融合”的最终目标,培育新时期的民主复兴新人。 【关键词】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同向融合 一、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现状分析 思政课程和通识课程都属于一种动态进展活动,在两种教育活动中,道德熏陶、知识传授、素养培育和人格进展各种环节内在统一,随着教育背景和条件的改变维持一种动态平衡。通识教育以满足学生进展需求为起点,和思政教育的品德培育目标在内涵上实现完美契合。思想政治教育、通识教育两者在育人内涵上拥有一定的相似性。通识教育是一种将学校的培育理念和学生学习体验进行有效连接的重要桥梁,因此在促进思政课堂转化为课堂思政的过程中,可以将通识课程当作主要突破口和核心切入点。 二、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融合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民办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和通识教育进行同向融合的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民办高校中的相关教学部门、职能部门等没有针对通识课程教学制定刚性的思政任务,对于思政教学没有具体要求;二是部分民办高校中的通识课程存在较为明显的忽视思政教育倾向,通识课程的任课老师在设置课程目标的过程中没有形成鲜亮的责任使命意识;三是民办高校中的通识老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没有合理选择教学方法,导致教学手段缺少引导性。种种因素的影响下,便导致民办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在和通识课程进行同向融合的过程中,出现一种“两张皮”问题。 三、民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通识教育同向融合的对策 想要促进民办高校彻底解决相关问题与困境,需要在促进组织领导不断强化的基础上多想办法,同时寻找课程同向融合中的薄弱环节,促进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有效落实。具体对策包括以下几点:深化挖掘民办高校中的思想政治课程和通识教育进行全面融合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在科学设置通识课程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课程教学内容的过程中,加强组织领导力度,制定各种刚性要求,促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