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的构建 时至今日,高校档案管理工作虽有所进展,并取得了客观成果,但是其中部分问题依旧客观存在,因此需要在原有成果的基础上作进一步的改革与深化,从而建立更加完善的工作体系。有效的绩效管理讲求客观、公平、合理,在总结和分析现有工作状况的基础上,科学评述各种工作行为和个人,进而有针对性地指导完善工作。新时期,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已成为必定。 1 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现状 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化进展,规模扩张、生源增长等对高校档案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加严峻的挑战。在经过长期的进展之后,很多高校逐步建立了档案管理绩效体系,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其中依旧客观存在部分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流于形式。部分高校档案管理绩效只是流于表面工作,基本根据上级部门设计的德、能、勤、绩标准进行考核,并根据最终结果分为优秀、合格与不合格三个层次,交由人事部门进行处置。绩效考核全面性缺失,员工重视不足,应有功能得不到发挥;二是,权责不明。有些院校对档案管理依旧是一个笼统的概念,简单地将之视为额外工作,而不愿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相关建设上,导致很多人员都处于兼职状态,权责不明,绩效考核也不具备针对性、客观性。 2 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的构建策略 绩效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法律规范和激励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从而促进档案管理工浅谈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的构建文/董博宇档案作为高校重要的信息资源,在高校进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绩效管理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理念之一,它要求逻辑严谨、程序缜密,其在高校档案管理工作中的应用将大大提升工作实效。有关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方面的讨论备受关注。本文在对高校档案绩效管理现状作出简要分析和论述的基础上,重点就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策略进行了讨论。作实效提升。作者结合上文的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以下几种高校档案管理绩效体系构建策略,以供参考和借鉴。 2.1 明确目标 高校档案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正确目标地指导下进行,其体系构建应以档案管理机构履行职责情况作为主要评估内容。一般而言,高校档案管理机构同时承担着行政管理与实体管理两种职能,主要包括组织管理、保护保管以及服务建设等。其中,组织管理又涵括了队伍建设、机制建设以及制度建设等内容。知识经济时代,人才是推动各行各业可持续进展的关键要素,其素养、作风建设十分重要。高校应逐步实现档案绩效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