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美术教育立德树人实践探析 高校美术教育亦称专业美术教育,是以培育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为基本目标的一个专业,其中专业知识指素描、油画、色彩、国画、书法、装裱、刻章、平面和立体设计等相关的专业技能,在专业知识以外,体育、数学、政治等课程也是必修的,这就表明高校美术教育不是简单地技能学习,而是德、智、体、美、劳全面进展的素养教育[1]。陶行知曾经说过“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使你有一身学问和本领,也无甚处”,可见道德教育于一个人成长成材的重要作用。因此,在教授技能之前先要“立德树人”,培育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实际学习生活中把握自己的道德底线,坚守自己的情操,才能更好地让艺术和道德融入生活、融入思维、融入灵魂。 一、“立德树人”的内涵 “立德树人”是一个长期的、持久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要经过时间的打磨,岁月的积淀,还有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积累坚实的理论经验才能到达。这就需要教育者不断提升自身品质,以身作则,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总结,传授给受教育者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培育出与社会进展相适应的、有正能量的人才。 二、“立德树人”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重要价值 “立德树人”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维度,党的十九大指出,“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树立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进展素养教育,推动教育公平,培育德智体美全面进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其中将德育作为高校教育的出发点[2]。在当今高校美术教育中也应践行这一出发点,以其为根本,结合美术教育中的美术作品、美术技能、美术思想,来培育出一批又一批内外兼修的优秀学子。美术教育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而且还是一种文化传承,提升美术受教育者的自身修养,就能使其通过大师的作品与大师进行对话,了解大师借用作品所传达出来的精神内涵和情感取向,进而激发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制造力,制造出有情感、有价值的美术作品。这就说明“立德树人”对高校美术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三、高校美术教育实践“立德树人”面临的挑战 1.对美术教育者道德水平的挑战。在当今物欲横流的社会,文化产业的功利化和商业化越来越明显,许多艺术作品逐渐与商业挂钩,艺术的标准也有所下降,艺术的天平越来越向商业化倾斜。利益为上和功利主义的风靡,使得高校师资队伍的教学责任感和为人处世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不少老师抵抗不住外界的诱惑,依靠自身具备的艺术条件,疯狂地高产高销可能毫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