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新思路 【摘要】教学成果转化率低、教学成果转化同质化是目前高校艺术设计教学中面临的两个实际问题。本文结合艺术留学机构的教学模式特点,提出了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新思路,通过工作室和项目组的影响力提升、积极寻求商业与公益项目合作和最大化利用老师自身资源,实现教学成果转化数量和质量的提高。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教育;教学成果转化;艺术留学机构 一、讨论背景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是教学改革的重点讨论方向之一。通过采纳工作室制和项目制的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建设创意成果资源平台等措施促进教学成功转化。近年来,随着艺术留学产业迅速进展,一些艺术留学机构具有创新能力强、教学内容丰富、运营模式新颖、师资配置多样化的特点,其教学成果转化率高且类型丰富。本文对艺术留学机构教学成果转化模式进行了分析与讨论并提出了针对高校教学成果转化的新思路与创新对策。 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现状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概述。教学成果转化是指学生完成的课程作业或毕业设计能够转化为应用于市场并可以产生经济或社会效益实践项目。在国内,大多数高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注重于实践性教学,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采纳工作室制或项目制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成果转化的数量与质量。但从教学成果转化的结果来看,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二)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学成果转化主要存在的问题。1.教学成果转化率低。教学成果转化率低是指被市场应用的设计项目所占整体项目产出比重较低。原因在于,教学与时代脱节、课程过于注重理论和对市场需求了解不够,脱离实践的教学导致学生所学无法融入市场,造成了教学成果转化能力较弱。2.教学成果转化同质化。教学成果转化同质化表现为教学成果转化形式单一,缺少创新能力。校企合作项目常常受到经费、时间或其他因素的影响而降低了师生的积极主动性和创新能力,结果通常是老师以应付完成企业的项目为目标教学,学生以应付老师课程要求完成作业,这就造成了作业质量不高,作业类型雷同。此外,校企合作质量的地区差异化明显,例如一些偏远地区高校,可合作的企业较为单一且数量较少,常常一个项目多组学生参加并且重复设计,这也导致了教学成果转化的同质化。 三、艺术留学机构教学成果转化模式 (一)艺术留学机构教学成果转化概述。艺术留学机构采纳了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相同的教学模式,即以项目制为基础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