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艺术设计专业课程教学论文10 篇 第一篇: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 摘要:从当前我国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整体教学状况来看,多数高校存在重艺术表现形式、轻专业实践的问题。这一现象导致诸多高校艺术设计毕业生无法适应用人单位的标准与要求。基于此,本文拟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必要性出发,分析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构路径。 关键词: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性教学具有重要意义,即实践教学不但是高校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更是促进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桥梁。从本质上讲,艺术设计专业是艺术和科学高度融合的学科,实践性、技能性、表现性、技艺性课程较多,且以单元式讲课方式为主,注重直觉、意象及感知体验,强调主客观之间的相互作用,重视人文精神、科学性及文化素养的结合。所以,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人才培育目标,科学设置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是我国高校艺术专业教学的重中之重。 1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建构的必要性 1.1 有助于人才培育方案的科学制定 人才培育方案作为教学工作的总纲性文件,是科学推动教学工作的主要依据,更是高校培育人才的有效保障与直接要求。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实践技能锻炼需要实践教学的支撑,而实践教学的具体开展则离不开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因此,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建立不但可以指导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育方案的设计与制定,还能为专业化的人才培育提供完善的制度保证,以此满足社会经济进展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要。[1]根据艺术设计专业的特征,努力构建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既符合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实际进展要求,又能推动学校与专业的进展建设。 1.2 有利于艺术设计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围绕强能力、重应用、厚基础的人才培育目标,紧密结合现代社会的实际进展需求,促使高等院校培育出更多的艺术设计理论知识扎实、兼具人文素养与科学素养、艺术设计实践能力强的复合型人才。大力开展艺术设计专业的实践教学,努力增强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对提升教学质量、推动教学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3 有益于艺术设计人才实践能力的有效培育 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讨论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有益于检验实践教学成效、提升实践教学水平、强化专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主要包括实践教学方案、实践教学创新、实践教学考评、实践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