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视觉设计教学与创新能力 摘要: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于 20 世纪 80 年代引入我国高校设计教学,在我国经济不断进展的当下,社会对于艺术设计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该文将分析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探究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育策略。 关键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创新能力 创新型人才是当前社会最急需的人才类型,创新能力更是艺术设计教学培育的重点。艺术的创作与进展离不开创新能力。当前,我国高校已经形成了视觉传达设计教学的独特模式,但在时代不断进展的当下,固有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模式的弊端也展现出来,其教学很难与市场中的实际需求接轨,与市场的矛盾凸显,阻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育。该文针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进行详细分析。 一、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存在的问题 1.视觉传达设计人才培育质量下降 培育高质量的设计人才是当前高校艺术教育的宗旨,亦是衡量高校艺术教学质量的准则。但是,综观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的整体情况,视觉传达设计人才的培育质量有所下滑,出现此种情况主要有三点原因。其一,当前一些高校积极展开扩招,在扩招的整体形势之下,学生自身的素养参差不齐,导致教学工作的难度不断增大,很难满足不同学生对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的需求。其二,各专业之间相对独立,很难将不同的艺术设计教学内容进行有效衔接,造成学生很难把握艺术设计教学内容之间的关联性,降低了艺术设计教学工作的效率。其三,理论课程与实践教学缺乏有效的衔接。针对艺术设计尤其是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来说,实践是教学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只有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才能让学生真正感受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的重点。老师要让学生在实践中创新,启发学生的艺术灵感。在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中,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离,致使学生难以满足社会的实际需求,阻碍了学生的全面进展。 2.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模式相对落后 教学模式决定了教学工作开展的效率。当前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的实效性之所以相对较低,就是因为当前的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工作很难找到适合学生进展的教学模式。笔者针对当前高校视觉传达设计教学模式进行分析,主要发现三点问题。其一,部分高校缺失项目式与课题式教学模式的构建,很难将社会中的设计项目与设计课题融入视觉传达设计教学,导致教学内容与社会实际需求脱节。虽然很多高校认识到项目式与课题式教学工作的重要性,但往往由于项目和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