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监督管理论文 10 篇 第一篇 一、高校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监督制度缺失,监督方法单一 在高校财务监督的过程中以财务管理体制代替财务监督制度。财务监督管理机制绝大部分是建立在对财务管理工作合规性的监督上,对于高校财务中各类收入的来源、各类支出的合规性;预算编制的标准、预算执行的结果;资产存放、使用情况,资产的报废情况等缺乏科学、有效的考核与评估。在高校财务监督制度严重缺失,监督方法单一的状况下所带来的经济风险不言而喻,学校的基建、招标采购等都很容易成为繁殖腐败的温床,非常不利于高校的长远进展。 (二)高校工作人员财务监督的意识薄弱 很多高校领导不重视财务监督工作,对财务监督的作用认识片面,总认为财务监督是上级主管部门安排的工作任务,是上级主管单位了解和检查其资产状况、财务状况的一个重要依据,并不是高校管理不可或缺的事项,对财务监督工作只是形式上的敷衍,导致财务监督工作没能发挥应有的监督作用。并且有部分人认为财务监督会约束学校的一些财务行为,在一定程度会上阻碍学校的自我进展,在主观意识上想淡化财务监督对财务工作的影响,这样做是真正阻碍了学校经济工作的健康进展。 (三)高校财务监督使用的监督方法落后 各类高校在进行财务监督时,所实行的方法不尽相同,但是大多数方法都比较单一。有的学校财务监督方式仅限于严格审核会计原始凭证,审查凭证的来源是否合法,检查凭证填写是否正确,审查资产是否已登记入固定资产,对资产实际使用情况完全没有过问。对科研项目经费实际使用情况缺乏实时的监督,对工程建设中实际进展没有进行监督,从而造成了经费浪费,损害了学校的利益。另外,财务监督指标体系不健全,缺乏行业标准。现行行政事业单位财务制度和其他会计制度中对财务监督体系建立很薄弱,各类筹资分析、投资分析和反映净资产构成的指标不健全,不能核算教育综合成本;高校不编制现金流量表,难以对现金流进行财务监督;各类财务制度中还缺乏反映社会效益的量化指标,很多事项产生的社会效益难以用量化的指标来衡量,也无法进行考核,进而难以综合考核学校财务状况和和现金支付能力。 (四)忽视事前、事中、事后分析 高校的财务监督通常是会计报表的分析、会计凭证的审核,这些工作都属于事后分析,而对于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分析等事前分析工作很少做。针对学校基础建设项目、大型修缮项目及批量的设备购买等重大事项,学校往往觉得有需要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