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财务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探究 摘要:普通本科院校的财务项目管理平台建设是数字化校园和财务信息化建设、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环节,建立集“预算、执行、核算、决算”于一体的全生命周期管理、多用户协同作业的财务项目管理平台,对于统筹财务资源配置和提升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此进行讨论。 关键词:高校财务项目;管理平台;建设 现有的高校财务管理软件只能对财务管理项目从会计支出科目的角度进行多种方式的控制,这些软件在多用户协同作业、数据共享、指标划拨、资金调度等方面仍然难以满足复杂的项目管理要求,急需建设法律规范、高效的财务项目管理平台。 一、现有财务项目管理平台的主要缺陷 (一)难以实现协同作业和数据共享 从高校的业务流转管理来看,财务项目的立项、预算编制、审批、结题等环节分别在科研、人事、教务、学工等各业务部门内部独立的系统中完成。各业务系统与财务项目管理平台之间的数据相互独立,无法实现系统审批链式作业和标准化的数据流转。数据管理的自动化程度低,数据流转单纯依靠手工重复在各部门软件系统中录入,项目控制性关键数据来源多,缺乏统一的数据流转标准,差错难以避开,难以提升现有财务项目会计核算支出的控制效率和水平。缺乏统一规划和数据共享,从源头上导致现有平台无法实现项目“预算、执行、核算、决算”的“链式”管理。 (二)难以满足全面预算管理的需求 首先,现有平台管理的财务项目缺乏完整性。平台没有将年度部门预算中的日常公用经费、人员经费、车辆与交通经费等校内统筹使用的经费项目纳入管理。其次,现有平台管理的财务项目预算管理内容与部门预算不衔接。一方面,现有平台以校内预算项目为管理对象,重点在于核算和控制根据校内预算划分各类行政性经费、各层次科研项目和经营性项目,而实际业务环境下校内预算项目与年度部门预算项目往往不一致;另一方面,由于科研项目等校内预算项目的支出内容与年度财政部门预算项目支出内容不一致,再加上“绩效工资、公务招待费、公务用车与运行维护费、会议费”(以下简称“四项经费”)等支出科目必须根据年初部门预算实行总量控制,而在现有依靠各部门间孤立的系统完成项目申报和预算编制的模式下,财务人员无法及时掌握和指导各项目的预算编制和资金调度,难以实现全面预算管理。 (三)难以满足复杂的项目控制需求 现有平台已经可以实现对项目会计支出科目的浮动控制、绝对控制、比例控制、科目超支预警等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