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论文 1 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高校辅导员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直接传播者,是高校学生思想的启蒙者、价值观念的引领者、人生成长的培育者。高校辅导员的思想政治水平和道德情操如何,不仅展示着辅导员群体素养的高低,更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强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是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高度出发,对于培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加快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定要求,同时对于打造优秀高校老师队伍、提升人才培育质量、推动高等教育事业进展,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科学文化素养和健康素养协调进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当前对于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讨论主要通过外部的途径来实现,比如加强师德宣传、开展师德专项培训、严格师德考核、注重师德激励、严肃师德惩处等,这些方式和方法对于提升师德、减少师德失范有一定的作用。但师德的强烈主观性使得这些途径存在不足,因此基于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就显得重要。 2 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内涵 自我领导这一概念是在特定背景下提出来的,主要是源于领导科学理论中讨论重心的下移。1986 年 Manz 在《管理学学会评论》上发表了《自我领导:组织中自我影响过程理论的拓展》,这篇论文被公认为是自我领导理论形成的奠定文献。在这篇论文中,自我领导被解释为领导自我朝着目标绩效趋近的自我影响过程,不管任务的完成是源于内在激励还是外在激励。自我领导的概念在后来的讨论中,不同的学者分别给出了不同的概念界定。本文采纳赵国祥、梁瀚中(2024)的定义:自我领导是个体基于自身的特征、认知和需求,实行一定的自我引导和自我激励行为策略,从而达成目标绩效的自我影响过程。它包括三个维度行为聚焦策略(自我观察、自我目标设定、自我奖励、自我惩处、自我提示)、内在奖赏策略(思维聚焦于内在奖赏)、建设性思维策略(预想成功表现、自我对话、评价原有信念和假设)。基于自我领导的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主要内涵是强调一种由内而外的师德修养提升过程,它通过高校辅导员的行为聚焦、内在奖赏和思维模式三种策略来达到师德建设效果。师德建设的行为聚焦策略旨在提高高校辅导员思想道德修养的自我认知,充分认识到自身道德修养提升的重要意义,自我进行师德建设目标设定,自我观察和自我提示修正师德失范行为,从而引导自我进行行为管理,鼓舞能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