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

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_第1页
1/21
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_第2页
2/21
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_第3页
3/21
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 社会经济的高速进展使得大众创业越来越成为实现中国梦、促进中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培育大学生的创业精神逐渐成为社会和经济结构调整时期人才需求变化的必定要求。2024 年 11月,习近平总书记向 2024 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发出贺信,勉励青年特别是青年学生开启创业理想,开始创业活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力量;2024 年 9 月,李克强总理在天津达沃斯论坛的开幕致辞中指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在960 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一个‘大众创业’与‘草根创业’的新浪潮”;2024 年 12 月,教育部发出《关于做好 2024 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并启动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进一步鼓舞高校做好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其核心是通过对学生进行创业意识、创业品行、创业能力和创业知识的培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拓展开创型思维。创业教育是对素养教育的深化和提升,不仅是为了适应就业形势变化之趋势,更是为了确保大学生跟上知识经济与高新技术进展的时代步伐,同时也是综合型大学适应教育国际化和世界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当前,全国各类高校都在积极开展创业教育活动。而高水平大学在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快速进展的历史新时期,如何合理定位创业教育,制定具有自身特色、符合内外需求的“创业型大学”建设的战略规划,以期在未来创业教育道路上实现新的突破,还需进一步讨论、实践和探究。 一、从碎片化、松散性到机制化、组织性的转变 在商业模式不断裂变、细分、革新的年代,大学创业者的形成往往是零星的、松散的和自发的。因此,大学的创业教育在某些情况下被碎片化处理、松散化管理。碎片化、松散性的创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容易造成对创业教育知识体系的疏离,不利于创业型人才的培育。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对创业教育的认识有误,组织化程度不高。“部分领导、老师和学生对创业教育的认识存在一定误区,片面地认为创业教育就是让学生创办企业、提高就业率,创业教育是精英化、功利性或实务性教育。”[1]这是对创业教育的狭义理解,不利于创业教育的进展,在一定程度上给创业者和创业教育的组织者带来诸多不便,致使创业教育呈现出一种松散化的状态。二是法律规范化培训不够。尽管创业教育在高校有着蓬勃的进展,但创业学尚未完全纳入国家学科建设体系,大部分高校的创业教育仍被划...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高水平大学创业教育的三个转变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