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公共艺术教育价值实现探究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与公共艺术教育在促进人的全面进展上具有本质、行动和价值上的一致性,高职院校公共艺术教育在推动学生创新创业素养提高方面具有积极作用,文章从公共艺术教育在立德树人、培育创新精神、培育创新能力、增强创业信心、把握创新规律等角度分别阐述其价值。 关键词:公共艺术教育;创新创业;人的进展;价值 2024 年国家发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并定位为将其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进的“双引擎”之一。随即,创新创业热潮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创新创业教育也乘着政策的东风在包括高职院校在内的高校中迅速提升了热度。近几年来,有关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的讨论成果层出不穷,关于创新创业教育内涵的界定林林总总,但无外乎强调要重点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培育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培训学生掌握创业方法、完善学生的综合素养、从而促进人的进展和社会的进展等等,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育,这在学界基本上形成了一种共识。然而现实情况是,由于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历史欠账较多,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学方法手段、师资力量、课时保障等很多方面都存在很多问题,需要寻求突破。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被认为是广泛开展审美教育的一种形式,即通过艺术知识的讲授,运用音乐、舞蹈、绘画、雕塑、文学、戏剧、电影等艺术手段,着重对人们进行的情操教育,是集娱乐、欣赏、基本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教育[1]。我国高校公共艺术教育始于 20 世纪初,由于种种原因其进展断断续续,70 年代末年清华大学及北京外国语大学在国内率先设立公共艺术教研室,开启了公共艺术教育的新阶段。经过这些年的讨论和实践,形成了基本的结论:公共艺术教育对于学生思维的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育有着积极的作用,有助于提高教育对象的审美情趣、人文素养和综合素养;有助于完善教育对象的健康人格、促进人的全面进展,已经并将进一步发挥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作用[2]。由此可见,高校公共艺术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在促进人的进展上具有本质上的一致性,在培育人的路径上具有行动上的一致性,在塑造人的品质上具有价值上的一致性。因此,我们认为公共艺术教育能够发挥其独特的作用,可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进展。在授课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艺术创作及艺术作品所体现的创新思维、创新方法及制造过程,以此能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进展。高职院校同样如此。 一、树立优秀品德方面的价值 从哲学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