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创新创业教育不足及对策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支持下得到了广泛的重视,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与不足,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和不足,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促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提高质量,提升学生创新意识,创业能力。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 国务院《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对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提出明确要求,到 2024 年要形成建立健全课堂教学、自主学习、结合实践、指导帮扶、文化引领融为一体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使人才培育质量显著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投身创业实践的学生显著增加。[1]培育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是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部分,但由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意识薄弱,高校老师创新创业教育方面知识不全,学校创新创业机制不够健全,在培育学生创新创业实践中出现了诸多问题。在新时代,高职院校如何做好创新创业教育,找到制约创新创业教育的痛点、堵点并疏通是目前亟待完成的任务。 一、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新体系设置不足。高职院校一直是以“就业”为导向,许多院校由于就业率多年保持在 90%以上,加之与多家企业达成了校企合作,因此,学校的人才培育方案多以普适教育、专业技能培育为重点,面对服务企业,并没有真正将创新创业理念贯穿其中,导致对学生的职业能力培育以及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育等方面有所欠缺。即便开设了创新创业相关的课程,大部分院校也多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学生事业进展与就业指导等为主,虽有部分院校开设了大学生创业教育、大学生创新教育等基础课程,但是多以网络学习方式的选修课为主,并没有对创新创业教育形成相应的体系,更不能将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有机融合,相辅相成,多是课程间相互独立,缺少关联,无法真正培育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据对学生走访调查发现,大多数学生在学习创新创业这类选修课程,特别是以网络课程的形式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多数情况是以“刷课”的形式学习,可想而知,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很难得到提升。创新不是空中楼阁,是在具体的技术技能知识等基础上结合科学的求知态度,迸发出的结果,假如没有基础,只说创新,都是空谈,那么,如何打好基础,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技术技能培育相结合,形成科学的人才培育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