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国际贸易专业的整合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对外经济贸易的迅猛进展,有用型对外经济贸易人才的需求量急增,这就要求必须改革国际贸易专业的培育模式,加强国际贸易专业的整合与建设。 关键词:国贸专业;课程体系;教学方法 近年来,我国经济已经迅速、全面地参加到经济全球化进程之中,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这样就急需一大批熟悉进出口业务的外贸专业人才。为了适应市场进展的这一要求,作为高职院校培育外经外贸人才的国际贸易专业,必须进行改革,以培育出既有坚实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又有扎实的外贸实践经验功底的有用型人才。 一、培育目标和规格 1.培育目标。培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和我国参加经济全球化所需要的德、智、体、美等全面进展的高等技术外贸应用型人才,使学生即具有必备的外贸理论基础知识和专门知识,又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职业技能,熟悉外经外贸行业管理并且具备一定综合能力和敬业精神的高素养外贸人才。 2.培育规格。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健康的个性心理品质、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锐意进取求实创新的精神,能够适应外经外贸岗位工作,并且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掌握国际贸易专业必备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进行国际商务谈判能力,草拟和翻译国际商务函电的能力,起草和签订国际贸易合同的能力,熟练掌握和运用国际贸易惯例、国际贸易法律处理国际贸易纠纷的能力,具有企业经营管理的能力等。 二、课程设置 依据上述培育目标和培育规格,课程设置要根据“宽基础、活模块”模式。形成以职业素养和职业综合能力培育为主线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 1.随着培育目标的改变,专业课程的设置也要随之而变。应在原来的“老三门”: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实务、国际金融的基础上,增设以下课程:国际融资与结算实务、报关实务、报验实务、国际货物运输与保险实务、进出口单证操作实务等。通过以上课程的设置,使学生能看懂并分析各类英文进出口合同和信用证;根据合同和信用证能独立办理报验、报关、托运、投保手续等;根据合同、信用证及装运资料,制作所需结汇单据并送交银行,其中以报送、缮制单据这两方面的能力为重点,真正作到“宽基础、活模块”。 2.传统国际贸易方式是一种以纸面贸易单据流转为基础的贸易方式。在传统贸易方式下,平均每做成一笔生意需要大约 30 份纸面单证,全世界每年因贸易活动而产生的纸面文件数额巨大,并且每次重复输入数据都可能产生错漏等方面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