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校科技管理论文 一、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高职院校与地方经济结合密切,它围绕区域经济支柱产业、新兴行业、骨干企业人才需求,紧紧依靠行业企业办学,通过扩展和密切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开展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直接服务区域经济进展,对于推动当地经济和社会进展起着积极作用。高职院校担负着人才培育、科学讨论和社会服务三大职能,而其教学质量、人才培育质量的高低及社会服务功能的大小有赖于它科研水平的进展。为了确保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适应当代科技创新要求,满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进展的社会功能,重视和提高高职院校老师的科研水平和科研能力就成为高职院校工作的重中之重。高职院校的科研活动需要有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学的组织管理。提高高职老师的科研能力,完善的科技管理体系必不可少。科技管理工作应在高职院校科技进展中起着计划、组织、协调、检查的作用,在科研经费、科研质量、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着监督、指导、实施作用,“其专业化程度和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高校科技工作的正常运转。”[1]新的社会进展形势要求必须加快科技管理模式、科技管理手段和科技管理人员自身素养的转型,实现自身的科学化与现代化。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对于促进高校科技进展质量与效益的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二、我国高职院校科技管理工作的现实状况 我国的高职院校主要是为培育高素养劳动者、专门人才的需要而产生的。它们大多办学时间不长,且多数是由原来的中专学校合并升格而来,故在科研管理方面难免有着先天不足。 (一)管理观念陈旧,管理形式粗放。我国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至今仍存有计划经济时代的潜在影响,科技管理观念陈旧,手段简单,形式粗放,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科技工作的进展。在许多高职院校中科技管理部门只注重简单的程序化管理,仅起到一个上传下达的作用。通常展示的工作状态主要是接收上级项目申报文件并将相关文件下发到各系部,然后等待科研人员前来申报项目或报送各类数据、工作计划,科技人员再把项目材料汇总上报,等待上级主管部门的项目审批等。这是一种浅表性服务和经验式的科研管理模式,它不仅不具有科学的进展规划性,而且组织协调效率低,实际执行能力也很弱。另外,由于高职院校科研管理部门管理形式粗放,科研管理工作者与学院老师、科研人员沟通不足,导致无法很好的调动广阔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