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物流行动导向法教学模式讨论 行动导向法的基本思想 行动导向法将学生作为学习的核心和主体,老师由传统的知识讲授者转变为学习活动的组织者、观察者和调整者,强调对学生学习自发性的调动和培育。它以学生应具备的职业能力为主要学习目标,对其进行详细分解,落实于老师引导学生自我构建的具体学习行动中。对于物流课程的开发,遵循“行动领域———学习领域———学习情境”的规律,即先根据物流岗位的工作过程开发相关的学习领域,这些领域包含了各环节物流工作的职业要求,然后以这些学习领域为目标,设计能保证学生掌握有关职业技能的学习活动,即“学习情境”。这种教学模式在德国得到了充分进展,也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培育学生实际工作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行动导向法中的“行动”有三层含义,一是指行动过程,具体包括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估六个步骤;二是指职业行为;三是指人的认知规律。因此,行动导向法强调职业教育的教学活动要以实际工作情境中所要求的行动能力为目标,在讨论职业情境的基础上提取学习情境,以学习情境中的行动过程作为培育学生的途径。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 基于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包括了对一系列具体教学方法的应用,如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项目教学法、角色扮演法、张贴板教学法、模拟教学法、实物展示法等。以下以采购管理课程为例,对几种主要方法在教学实践中的应用进行探讨。 1.头脑风暴法+案例教学法头脑风暴法是由学生对某一给定的问题自由讨论,在彼此交换意见的过程中逐渐形成对问题的认识或解决方法。老师作为协调者,不评判任何学生在讨论中发言的正确性与否,重点控制讨论的效率,避开出现闲聊或无意义的争吵。这种方法有利于集思广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学生制造性地解决问题提供条件。案例教学法是由学生对老师所提供的原始资料提出问题,并自己动手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学生通过彼此间的沟通以及老师给予的反馈,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并锻炼其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上两者在高职物流教学中可以紧密地结合起来,比如采购业务流程再造内容的教学,就可给出学生一个企业采购流程的案例,让其用头脑风暴的形式自由讨论该企业采购流程再造的方式。具体步骤为:首先,由老师给出某物流企业采购流程的基本信息,即六步骤里的“资讯”;其次,学生分组讨论,并记录整理讨论结果,提出企业采购流程方面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即“计划、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