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美术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讨 随着经济的快速进展,相关行业对美术人才的需求量也处于不断增加的状态,既为高职美术教育院校的进展提供了机遇,又为其制造了一定的挑战。作为美术人才的主要输送基地之一,高职美术教育院校的主要目的就是为社会培育出一批社会型、有用型的高级艺术人才。为更好地满足社会进展需求,高职院校要正视自身在进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实行相应的措施和改革路径,这对于高职美术教育的创新进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高职院校美术教育现状 改革开放以后,高职美术教育迅速进展起来,由原来的冷门专业逐渐转变为热门专业,高职美术院校教学规模在不断扩大,学习美术的高职学生数量在不断激增,短短三十年间,高职美术教育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得到了很大改善,教学效果也获得了显著提升。在取得这些成就的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高职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如功利化现象严重、偏离既定目标、产业化趋势加强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高职美术教育的进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 (一)高职美术教育功利化现象严重 近几年来,高职美术专业受到越来越多学生的追捧和报考,这直接导致高职美术教育专业学费上涨,这也成为了高职院校提高本校经济收入的重点之一。同时,由于高职院校美术类专业对学生的文化课成绩要求较低,导致报考该专业的人数更多,使原本神圣的美术教育变得同其他商业活动一样,充斥着功利化的影子。 (二)高职美术教育人才培育目标脱离既定方向 虽然高职院校的美术教育是为了向社会输送更多的可用人才,但其最终目标是为了提升学生的艺术审美观以及美学修养。在现实教育教学中,老师只是根据短暂的社会潮流来选择教学内容,盲目地进行形式上、内容上的创新,看似是在满足社会的需求,实则违反了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审美水平。 二、高职美术教育教学改革路径 (一)正确定位高职美术教育目标 高职美术院校应该重新定义自身进展目标和进展方向,应结合市场进展需求和院校进展要求,以培育“综合素养过硬的高级美术人才”为目的设定教育目标。具体来讲,高职美术教育不应该以“专业”二字束缚学生的进展,而是应该结合美术专业的多样化需求对学生进行综合性、深化性的培育,要将学生培育成综合素养能力以及专业素养能力都很高的全方位人才。如此,学生通过学习不仅具备了较高的职业技能,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和自我学习能力,这有助于学生更快地适应社会进展。 (二)确保教育模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