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管理论文 摘要: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育模式和培育目标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内涵:教艺为主、导之以道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敬业精神,是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主题。“双轮前进”,是高职院校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方式。 关键词:艺与道;技与理;器与学;化成天下 人文精神是中华民族素养中的重要成分,是做人应有的风骨,也是教育课目中的应有内容。高职院校在对学生实施教育时,也是毋庸忽略、必须重视的一个课题。 认识高职教育的特征是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前提。敬业精神教育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中心内容。“双轮前进”是高职院校实施人文素养教育的基本方式。 本文就上述三个方面作出叙述,以求专家指教。 一、教艺为主、导之以道,是高职院校教育的重要特征 实施素养教育是社会对高等教育人才培育模式改革的迫切要求。加强文化素养教育是加强素养教育,改革人才培育模式的重要切入点。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人才培育模式和培育目标有其自身的特征和内涵。它既要求培育面对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又要求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进展的高素养劳动者,上述特征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教艺为主”、“导之以道”。 艺与道、器与学、技与理,是关于工艺与道理、应用与学问、技能与理论关系的概括,也是操作与学问关系的别称。古人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大学应该形而上,夯实理论功底,打好理论基础。它以培育学者型人才为重点。 恩格斯说过:一个民族假如没有理论思维,它就不可能站在世界科学的峰峦上。因此,大学以“道”为基本教育内容。高职院校应该形而下,用操作技能、工艺流程和通俗道理教育学生,使学生崇务实,尚敬业,有技术,成为高级工程人才。它需要理论,但更需要揭示工艺流程规律的基础理论。学习理论与其说是学习知识,不如说是为了学习技术,以便能用知识去解释技术。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是为用而学,而一般本科院校的学生主要是学后而用。 总之,在艺与道、器与学、技与理的关系上,高职院校以艺为主,以器为主,以技为主。道是为了导艺,学是为了衍器,理是为了释技。懂得深刻的道理才可解开工艺的疙瘩;掌握系统的学问,才可发明新的技术;打好理论基础才可解决技术难题。教艺为主、导之以道是高职教育有别于其它普通高等教育的重要特征,是高职院校在办学中应予重视的办学理念。杨叔子先生指出:“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