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体育教学论文 1 分层教学概念 在分层教学的过程中,教学需要通过与学生之间良好的沟通来对学生进行了解,从而实现合理的分层,对不同层次学生的教学目标进行明确。 2 分层教学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实施措施 2.1 合理划分学生层次 2.1.1 以性别为划分标准 女生由于其生理方面的特性及审美观,比较不喜爱体育运动中身体对抗类的项目。因此,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实行男生与女生分班或者分组的方式,分别进行有针对性的教学指导,实现教学中的区别对待。 2.1.2 以素养为划分标准 高职院校的学生在身体素养方面各不相同。因此,老师需要依据学生的身体素养来对教学方案进行设计。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针对一些素养较差的学生则从一些较为简单的教学内容入手,针对一些素养较好的学生可以增加学习难度。同时可以让素养较好的学生帮助素养较差的学生,实现共同进展。 2.1.3 以心理特征为划分标准 学生具有不同的心理特征,对其学习的方式与学习的特点产生影响。例如一些性格较为内向的学生喜爱在较为宁静、独立的环境中进行学习,认为这样的环境有助于其思考,通过自身的方式来提高学习水平。老师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要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依据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制定教学计划。 2.2 合理制定教学分层体系 2.2.1 备课的过程中进行分层 备课是分层教学实施的基础。老师应该在备课阶段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合理地进行分层,从而促进分层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备课的过程中,老师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提供合理的体育学习方向,让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加到课堂中,完成体育学习。 2.2.2 实现教学内容的分层 在授课的过程中要重视分层教学的层次性。教育部针对高职院校学生体育学习水平参差不齐的情况将体育课教学内容分为必学、必选与自选三个部分。必学部分是整个体育课程的基础内容,老师应该帮助每一位学生都掌握基础知识。在掌握了基础知识的前提之下,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擅长的项目。 2.2.3 实现教学方法的分层 实现教学方法的分层,第一,在教学顺序方面要从易到难,确保学生都能够对知识进行很好的掌握,并且能够跟得上教学的脚步;第二要依据学生的身体素养与学习速度对学生进行分层,要求身体素养较好、学习速度较快的学要帮助其他同学,要鼓舞身体素养较差的学习,增加其学习的信心;第三,要注重授课形式的变化,通过生动积极的授课模式来调动所有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贯彻分层教学。 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