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创建校园文化论文 一、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地域文化的内涵 1.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 高职院校在办学实践中不仅要体现“高”的普遍性特质,更应注重凸显“职”的个性化理念和追求。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属性与培育目标在观念形态上的反映,是师生员工集体智慧的结晶,是高职院校在长期教育教学实践中制造和形成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校风学风与行为习惯的总和及其物质载体,是渗入企业文化、地域文化、职业道德、职业特征、职业技能和职业人文素养的校园文化。作为依托物质基础而体现出来的精神财宝,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是全体师生员工共同遵守的信念和准则,又是学校制定规章制度的理论依据和人们行为方式的导向。据此,笔者把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内涵作如下归纳:以学风、教风、校风建设为中心内容,以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为着力点,以优美宜人的环境氛围、多姿多彩的文化活动、为人师表的道德力量、浓郁淳朴的科研氛围、科学至诚的人文精神、雅俗共赏的艺术情趣,锤炼勤奋求实、开拓创新、敬业精进、学以致用的校园精神,形成民主、科学、有用的价值观念和方向正确的舆论导向,进而使校园文化形态、师生精神状态内外和谐,学校办学实力、校企合作能力、师生动手能力、文化内生活力、精神文明魅力互为促进,推动学校科学进展,发挥品牌和示范效应。 2.地域文化的内涵 到目前为止,学界对“地域文化”的概念和内涵尚未形成定论,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地域文化专指中华大地特定区域源远流长、独具特色、传承至今仍发挥作用的文化传统。”[2]地域文化是一个地区在长期社会生产实践中形成的特定群体意识、价值观念、精神风貌、文化形态、各种范式等因素的总和及其物质载体。它既包括反映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学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3]地域文化对内具有共性,对外具有个性,具有鲜亮的地域性、传统性和独特性,如“徽州文化”、“齐鲁文化”、“巴蜀文化”、“吴越文化”、“草原文化”、“铁画文化”等。高职院校生长于地域文化的深厚土壤之中,置身于地域文化的浓郁氛围之中,从其建校、建设到进展都深受地域文化的熏染;高职院校全体师生员工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在自觉和不自觉当中深受地域文化的影响。同时,作为地域文化传播的主要文化阵地,高职院校肩负着传承、进展地域文化的历史重任,承担着建设和谐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