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传统文化教育论文 1 传统文化在高职院校教育中缺失的现状 1.1 高职院校大学生不够重视传统文化学习,传统文化知识欠缺明显 传统文化包括我们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其表现形式有诸子百家、艺术、传统等等.对此我们对浙江省部分高职院校进行了调查,大多数学生对传统思想的认识较模糊.诸子百家方面,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核为儒家,而在我们“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孔子是哪个学派的代表人物?”的调查中,选择“儒家”的占 46.3%,“道家”的占 18.9%,“法家”的占 16.4%,“名家”的占 12.5%,“不知道”的占 5.9%.有些学生分不清道教学派与道教,也不太了解佛教、道教的区别.67.1%的学生不知道“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儒家提倡的一种社会理想.艺术方面,校园中日流、韩流的追星族随处可见,但是当问及文人墨客大家却一脸茫然.并且在访谈中我们也发现,学生对中国传统曲目或古典曲目了解甚少,而对周杰伦、“超女”等明星却如数家珍.传统方面,在“您读过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西游记、三国演义、水浒传)中的几本?”的选项中,大学生选择“四本”的占 19.3%,“三本”的占 30.6%,“二本”的占 18.9%,“一本”的占 21.4%,“全无”的占 9.8%.在现实生活中,部分学生在诵读中国传统古典文学味同嚼蜡,对端午、中秋、清明等民族传统节日不感兴趣,而对圣诞节、情人节等西方节日却趋之若鹜.高职院校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不容乐观,而在学习态度方面也是让人堪忧,在“保持现有的课程基础上,您对开设《大学语文》课程或传统文化讲座的态度如何?”选项中,选择“同意”的占 30.6%,选择“无所谓”的占36.2%,选择“反感”的占 33.2%.由此可见,高职院校大部分学生不仅对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知之甚少,而且学习态度比较消极,这一现状值得我们反思. 1.2 高职院校大学生传统美德的缺失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价值观将会受到思想文化多元化的影响,人们的理想、观念、道德、情感和心理,也必定是呈现出多样性和复杂性.优秀的中国传统伦理道德,在当今大学生中日渐式微.高职院校一些大学生受社会大环境影响,在传统文化道德弘扬方面也不尽人意,传统美德的缺失比较明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文明意识缺失.一些大学生在公共场合仪表不整;一些大学生在上课时候接听手机或睡觉;个别大学生情侣在公共场合举止不雅;有些大学生不爱护公共财物,乱扔垃圾等;一些学生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