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讨论 3 篇 第一篇 1.高职学生创业能力培育的必要性 创业能力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人们发现和捕获商机,将各种资源组合起来并制造出更大价值的能力。创业能力可分为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三类,是一种高层次的综合能力,是创业成功的必要条件。高职院校培育学生的创业能力既与高素养技能型人才的培育目标一致,又对学生的自主就业和职业生涯的后续进展非常有利。借助于创业能力的培育过程,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的能力等,使其将来在职场能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充分地展现自身价值。 2.高职学生创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缺乏创业意识 目前,高职学生都是“90 后”,大多是独生子女,成长在改革开放以及时代变迁的大环境下,政治和社会环境都比较稳定,家庭条件也比较好。许多家长总希望孩子有一个稳定的工作,害怕承担不了创业失败的风险,家长及学生本人更倾向于传统的就业而非充满挑战和变数的创业,因而,学生的创业意识受到影响。 2.2 缺乏创业行动 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高职院校已开展创业教育活动,鼓舞学生进行创业,学生也开始有了创业的意愿,想进行创业,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但因缺乏创业氛围,又怕找不到货源或创业失败而被同学嘲笑等,所以,他们仅处于观望状态,没有迈出创业的步伐。 2.3 缺乏专业知识 受媒体对比尔•盖茨、张朝阳、马云等创业成功人士的宣传影响,以及国家和各高校对于创业的优惠政策吸引,高职学生有创业激情,但缺乏创业方面的专业知识,对企业的运营管理知识知之甚少。因为缺少专业知识的支撑,在创业过程中存在着较大的盲目性,创业的风险增大,创业的成功率很低,又挫伤了学生的创业热情和积极性。 2.4 融资渠道不畅 高职学生创业融资渠道主要是依靠好友合资或是向父母借贷,因没有任何可供抵押的资产,未获得风险投资公司的支持,导致缺少创业启动资金,使许多优秀的创业设计难以付诸实施。 3.高职院校大学生加强创业能力的培育模式 要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提高高职学生的创业能力,可实施“123”创业能力培育模式。“1”是指要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2”是指建设创业教育“双师(校内专任老师和校外兼职老师)”执教的师资队伍;“3”是指构建三级创业能力培育体系,即通过第一课堂的课堂教学、第二课堂的课外创业训练、第三课堂的创业基地实践活动来培育创业能力。 3.1 营造一种良好的创业教育氛围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引导劳...